长宁的生态环境有多美?这支团队告诉你……丨致敬奋斗者 发布时间:2025-06-27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汗水浇灌出长宁发展的累累硕果,在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奋斗故事。今年,长宁区共有17个集体和个人获评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总工会推出“致敬奋斗者”系列报道,带大家一同走近这些城市奋斗者,展现劳模的精神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赞歌。
上海市模范集体
上海市长宁区生态环境局
执法与宣传教育科
近年来,长宁区致力于系统性提升自然生境、人居环境和空间品质,推动实现高密度城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与宣传教育科积极探索区域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途径,广泛宣传长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及丰硕成果,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开设生境课堂,并通过《万物同兴惠长宁》宣传片、“季候令”专栏、“我执法我普法”系列普法微视频等,深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长宁建设。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城市地区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生共栖的空间。2023年起,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与宣传教育科牵头对辖区内生态步道、河滨水系、公园绿地、生境花园等各类生境空间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生物多样性观察拍摄,制作完成资料片《万物同兴惠长宁》,并在生态环境部2024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和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中入选生态环境优秀科普视频名单。全片从“带”“廊”“园”“家”四个方面,展现长宁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多彩。从城市蓝绿空间到物种多样性,长宁的生态环境之美在镜头下充分展露。
为进一步讲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宁故事,团队创设“生境课堂”科普教育品牌。该品牌于2022年在线下启动,在一年时间里累计推出九讲,邀请大学教授、博物馆讲解员等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大咖”,通过室内讲座和户外沉浸式体验等形式,用“上海故事”讲述本地的生物多样性,让市民们能够真正理解、支持乃至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团队还把“生境课堂”搬至线上,2024年,以辖区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视频素材为依托,累计推出五期线上“生境课堂”,以生动形象的视频,科普生境知识,展现长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让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得以更广泛传播。团队还推动线上“生境课堂”深入校园、社区和楼宇等,让更多人有机会感受自然魅力,提升保护意识,共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
2023年,长宁区生态环境局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联合推出了微信公众号生物多样性专栏项目“季候令”,以四季更迭中的动物和植物为内容,累计推出七期“身边的多样生物”系列科普推文,全面展示长宁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让公众感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
为便于企业及时学习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2024年,由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与宣传教育科牵头,面向建筑工地、小型医疗机构、汽修企业和新化学物质企业等常见的执法对象,结合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推出九期“普法小课堂”视频,由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向企业经营者们实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解读最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资料来源于区总工会
撰稿:孔建宏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