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延安学子物理测评全球最高分,有何秘诀? 发布时间:2025-07-09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日前,西延安中学学生在多项国际赛事中斩获金银大奖及晋级资格。其中,在英国物理初级测评(JPC)中,七年级学生许陈瑄和八年级学生何彦亭并列全球最高分,展现出长宁学子在国际竞技中的科学素养和潜力。
这些佳绩的背后,是西延安中学秉承长宁区“活力教育”的理念,以“前沿科学讲座”“STEAM课程”特色课程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科学育苗体系,以及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求知欲,提升科学素养、逻辑思维等综合素养。
在西延安中学,两周一节的“前沿科学讲座”是六年级学生们格外期待的校本特色课程。从钻石的奥秘,到中国“天眼”,再到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介绍,理科组老师精心备课,多次磨课,深入浅出讲解科技前沿知识。各色科学前沿讲座以“趣味实验+科学史故事”为双引擎,围绕科学现象、技术应用、大国重器三条内容主线,为同学们打开了探索前沿科技、感受大国崛起的大门。
“我们在教学模式上创新性地将科学史故事和实验探究结合起来,其中80%的课时融入实操任务,如通过门捷列夫预言元素周期表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探究欲,再用‘元素定位游戏’拆解周期表结构,还有‘太阳能风扇组装’‘烟灰制备超疏水表面’等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绿色科技与界面化学的魅力。”西延安中学理科组组长龚一鸣介绍,在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教学下,95%的学生能准确阐释3个以上前沿原理,如激光的高单色性、酶催化的专一性。此外,学校积极搭建AI教学平台供有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进一步探索。老师们发现,78%的学生课后主动查阅拓展资料,形成“探究-实践-延伸”的学习闭环。
而在学校新开发校本课程“STEAM课程”中,同学们以项目化学习为核心,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开启了一次次奇妙的艺术科学之旅。结合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材料科学设计制作“滚灯构造”作品、围绕《艺术的故事》解析斐波那契数列与美学构图、结合“希腊辩论精神”学习批判性思维,各项STEAM课程从科学原理出发,在一个个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情境中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让科学探索与人文浸润同频生长。
“课程有趣,对知识的印象更深了,学习也更有动力了!”“课程里的实操部分很多,让我的动手能力也大大提升。”学校课程开展以来,收获了不少同学们的好评。此外,西延安中学还注重用知识衔接赋能学生学习,开发了《跨学科知识衔接手册》,通过梳理“杠杆原理-建筑设计”“生物催化-能源转化”等12个核心关联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科学知识网络。
走进西延安中学,丰富的校园科学空间和多样的自我展现平台让同学们的趣味学习体验“拉满”。总部的过道有学生自主设计的“数智长廊”,长廊以中美登月事件为背景,每块展板背后均采用AR技术嵌套AI视频,生动再现科技历程。学校数字基座设立“云上博物馆”,收藏学生精美的科技作品,已经为数十位学生颁发了收藏证书。物理组老师指导学生编写《校园中的物理》,将校园中的物理现象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生动诠释了物理学的趣味与实用,激发更多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从前沿科学讲座的启蒙,到STEAM课程的实践,我们希望学生在前沿的理科课程体系中,理解科学原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同时锻造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的勇气。”西延安中学副校长王懿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锚定特色课程开发,在国际竞赛中打响西延安的品牌。在课程内容上,深化“非遗科技再设计” 等模块,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指导榫卯结构创新应用,让课程既对接国际竞赛的科学思维要求,又扎根传统文化的智慧土壤。
图片来源于西延安中学
撰稿:何郁柠
编辑:史焕焕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