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组家庭共书“家风”墙,好美! 发布时间:2025-08-26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一整面“网红”家风墙,由181组家庭在12个“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共同书写,不仅五彩斑斓、十分出片,还充分融合了他们各自对家庭、家教、家风的理解。近日,在长宁区图书馆三楼,一场名为“清风墨韵·家训润心”长宁区“家+书屋·花园读书会”家风家训家教的书画作品展正式开幕,带来了家风墙以及60余幅由市民创作的书画作品,免费对公众开放。




据悉,本次展览的作品从全区12个“家+书屋”和10个街镇征集的近百幅作品中精选而出。展厅内,一幅幅作品笔走龙蛇,墨韵生香,既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钱氏家训》《范文正公家训》等传世家训,也有《白居易·续座右铭》《教条示龙场诸生》等修身名篇,甚至还有国画版LABUBU。



例如,洪易中与洪家齐兄妹俩的书法作品融汇了多篇家训——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当中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曾国藩家训》的“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颜氏家训》的“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他们在展卷时觉得自个儿像是走入了南北朝的雨夜,提灯立于墨池畔。纸间游走的不是墨痕,是千年前戒尺落在吾辈手心的月光白。吴莹莹与顾洵母子档同书《白居易·续座右铭》, “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母亲人到中年,对于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更深的思考。儿子从中领悟到了不要总在意别人的评价,要坚持做好自己。郑嘉风与陆子轩母子档抄录了《宁波郑氏十七房家训》,郑嘉风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认同郑氏“商儒并重、耕读传家”的文化,崇尚勤奋,形成“义利兼顾”的经营理念。



“家文化”就像一条河流,不仅向前奔流,也为人们提供踏入河流的体验。本次展览的参展者,既有常年生活在长宁的市民朋友,也有正在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在长宁生活的两岸家庭和国际友人。正在加拿大求学的黄静一在母亲的指导下,一笔一画地书写了《朱子家训》节录,从中理解人们如何修身齐家,如何待人处事。由长宁区“两岸·家中心”推荐的台属家庭魏纯书写了出自禅师云门匡真的“日日是好日”,传递每天都是好日子的祝福。来自巴西的国际友人刘亨利Paul Cavalcant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学书法多年,他书写的《德勤,和善联》自由飘逸,丰神俊朗,自称“提笔时仿佛在触摸一条古老的智慧之河”。




此外,本次展览还有7位“阳光宝宝”和“星星的孩子”参加,其作品在现场集中陈列。他们中学习书法最长的已达十年,一笔一画间可见控制力的提升和情绪的稳定,笔力背后的努力令人动容。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家风文化,展览开幕当天还设计了多项趣味互动。现场观众通过“家·守护”打卡、家训解密、非遗书法体验等环节,沉浸式地在游戏中感悟家风文化的魅力,让小朋友们大呼“好玩”。



区妇联携手全区各街镇举办“清风墨韵·家训润心”书画展,旨在搭建家庭文化精神交流平台,助力家庭教育实践与智慧传承。展期将持续到9月19日。



地址: “家+书屋”·长宁区图书馆3楼(天山路356号)

展期: 8月23日—9月19日



部分图片来源于长宁区妇联

撰稿/摄影:毛奕云

编辑:竺嘉茹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