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三家护理中心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25-08-28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日前,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中心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换药室内,护士正在为陈阿姨右腿上换药。



两个月前,陈阿姨不慎擦伤右下肢胫前处,但当时她并没有在意,回家自己简单处理了一下便作罢。但10天后,陈阿姨腿上的伤口出现了红肿热痛的症状。意识到情况的严重后,她来到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伤口门诊就诊。


在这里,专业护士为陈阿姨进行了全身疾病及伤口评估,发现患者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回流差,伤口皮下有多个不相通的潜行,最大的达到4cm。


为此,伤口小组成员联合外科医生为陈阿姨制定了专属治疗方案:早期给予冲洗伤口,去除坏死组织,用藻酸钙填塞伤口,外敷泡沫银离子敷料,辅助压力治疗,感染控制以后外喷生长因子。


之后的日子里,陈阿姨每周都会来到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换药三次,症状也越来越轻。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陈阿姨的伤口从最初的红肿热痛且有大量渗出液,渐渐到现在基本愈合。她说,最要感谢的就是社区医院的护士们。


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建筑面积75.52平方米,包含独立伤口换药室、PICC维护室、护理操作室、综合诊室,团队共37人,形成“医护康防”协同体系。


中心开设了伤口护理、糖尿病护理等7类专科门诊,截至2025年6月,累计服务伤口护理6068人次、康复护理11148人次、中医护理11732人次。


同时,以护联体的“一专一品”为依托,结合中心康复特色,建立以“脑卒中康复护理”为特色的品牌项目,并以脑卒中患者为核心,打造差异化服务品牌,形成“3维场景、4智监测、7色处方”体系。


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湿气重、脾胃不调的上官女士,是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的“常客”。


“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常常觉得人疲惫,睡眠和胃口都不好。”来到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后,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医嘱,为上官女士进行了耳穴、火罐以及艾灸的治疗。


渐渐地,上官女士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倦怠感越来越少,吃东西也有了胃口。


让上官女士获益的中医护理门诊,便是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的特色之一。


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团队成员52人,面积83.6平方米,设有护理综合诊室,提供糖尿病护理门诊、中医护理门诊、康复护理门诊等专科护理服务。



该中心创建了三个特色护理服务:


“愈见阳光”——压力性损伤高质量护理服务:该护理服务建立标准化伤口护理门诊、组建专业化伤口护理团队、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与上门服务、建立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机制。


沉浸式控糖科普站——糖尿病“三位一体”精准护理:开设沉浸式控糖科普站,现场设置血糖检测站、报纸跑酷赛、体重管理角、饮食转盘课四大互动专区;发放“低血糖急救包”,为每位患者配备含糖果、葡萄糖片、急救卡的便携包;制作二十四节气养生科普文章及科普视频,给予糖友们养生建议。


“护你泾彩”——中医康复护理:能独立开展拔罐、耳穴贴压、督灸、熏洗和定向等中医护理服务,年服务量9464人次,并于2025年开展中药干眼熏蒸等特色中医护理服务。


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产后4个月,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的护士们,成了徐女士最信赖的人。


“这4个月里我堵过奶,还出现了乳头裂伤,社区护理中心护士们的专业指导,对我病情的好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做妈妈的徐女士告诉记者,从护士们那里得知,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不正确的喂奶姿势或衔乳方式不良有关,而这次来护理中心,徐女士正是来学习正确的哺乳方式的。



“你可以采用摇篮式,即妈妈坐直,将宝宝横抱在胸前,头部枕于肘弯,身体贴近腹部。用前臂托住宝宝背部,手掌扶住臀部。也可以侧躺式,就是让妈妈与宝宝面对面侧躺,宝宝头部靠近乳房,用枕头支撑妈妈腰背,但要保证哺乳时宝宝能自由呼吸。”护士一边讲解,一边拿着宝宝模型模拟,而一边的徐女士则连连点头。


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建筑面积71.82平方米,包含糖尿病护理门诊、糖尿病护理操作室、PICC导管维护室、伤口换药室、护理操作室、护理咨询台,能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护理服务。母婴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是该中心特色服务之一。此外,由14名专科护士组成的护理中心综合护理服务团队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糖尿病专科检查及健康管理、各种伤口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安宁疗护护理、中医护理等专科护理服务,同时提供“互联网+”护理、上门居家护理等服务。


作为中心特色护理服务项目,中心糖尿病护理门诊从2016年起步建设,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早期及中晚期并发症人群,通过早期筛查、诊疗护理、中医干预、跟踪随访、科普宣传、健康管理等形成医防融合的有机结合,制定社区糖尿病管理的临床路径。到目前为止,中心建立个性化一人一档760份,自创“3+3识糖控糖”健康教育工作法,为社区居民提供全过程链条式、全方位精准式的糖尿病健康管理。



撰稿/摄影:赵   立

编辑:史焕焕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