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做教师?来听听长宁这3位老师的回答…… 发布时间:2025-09-12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长宁区少科站模型教师梁起获评2025年“申教名匠”,用创新思维托起青少年科学梦想;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郭励、孙维浠带领学子征战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用专业技能与育人恒心让学生在国际赛场上发光发热。让我们走进三位技能之师的讲台人生,聆听他们如何用匠心浇灌未来,培育创新人才!
2025年“申教名匠”
长宁区少科站 梁起
从航海模型世界杯、世锦赛冠军,到一名科技模型教师与比赛教练,长宁区少科站教师梁起的育人生涯里始终贯穿的是对科技模型的热爱。“我想如果能成为一名老师,把科技模型知识教给学生们,一代代传递下去同样令人振奋。”带着这样的想法,梁起在2013年市模型专业队退役后,来到长宁少科站成为了一名科技教师。
“我的教育理念是‘是否拿金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参与此项科技活动中收获成长’。”梁起深知比赛只有一个冠军,“失败”才是科创竞赛中的常态,因此他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们在赛后进行总结、改进。“引导学生从挫折中学习、反思并持续改进,比夺取奖牌更有价值。”这样的过程不仅点燃了青少年心中的科学梦想,更锻造了他们面对未来社会挑战的坚韧品格。
从教12年,他始终努力通过自己的专业背景将多年来积累的制作及比赛经验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获包含世锦赛在内的各级赛事奖项150余人次;2018年起作为上海市航海模型项目课外校外教师专业发展分中心负责人,多次组织市级航海模型教师培训和研学;组建团队开发了国内首创的“VR航海模型实训仪”,荣获2项软件著作权,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25年5月,举办上海市课后服务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市13个区的50余位教师参加。
而在三年前,一段深入云南山区的支教经历,则让他对科技教育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2022年,梁起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来到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高级中学担任通用技术教师,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
“以前这里的孩子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科技活动,我借助自身少科站教师的科技专长,将无人机控制、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到了绿春,融入了课堂。”作为科技教师,他努力克服硬件匮乏、基础薄弱等困难,帮助当地学校在中学生科创方面填补了多项空白,也改变了山里孩子对技术的想象。带领学生参加省里的“无人机”竞赛后,一位学生兴奋地对梁起说:“老师我太喜欢无人机了,我从来没这么专注地投入到一项活动中。”还有学生上了梁起的课后,萌发出想报考“科技理工类”专业的想法:“科学技术原来可以这么有意思,能跟人们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关系。”这些真实的反馈都让梁起的心中充满喜悦:“大山里的孩子们思想正在发生改变,每次取得的进步都会让孩子们备受鼓舞,认识到他们也能学习到前沿的科技知识,拥有可追寻的梦想和光明的未来。”如今,回到上海的梁起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我将在教学岗位上恪守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将红色信仰融入教书育人的日常实践,为长宁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
获奖指导教师代表
现代职校 郭励 孙维浠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长宁区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的师生凭借精心策划的《当国歌响起时》主题研学旅行导游服务项目,将中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与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历程相结合,立足真实的情境和场景设计出一条独特而创新的研学路线,让年轻一代深刻领会国歌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国家荣誉。这一项目在全国6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作为获奖指导教师代表,郭励和孙维浠全程参与,深入研究比赛规则,精心筹备比赛所需的各项道具与资料,用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对选手们进行了系统而高效的培训。其中,郭励还被教育部遴选成为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旅游赛道裁判员。
作为获奖指导教师代表,现代职校旅游类专业教师郭励十分欣慰。从教十余年,他秉持着“尊重差异,平等对待,用爱温暖,坚信发展”的育人理念,不断挖掘着学生的闪光点,努力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提起教师的生涯,他将自己的从教初心归于学生时代所受多位老师的深刻影响——“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用言行传递对教育的赤诚与对学生的关爱”,正是这样的榜样,在他心中埋下了“成为教师”的种子。初入现代职校,学校为他安排了带教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班主任带教。从导师身上,郭励学到了满腔的教育热情、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职教生涯。
在专业带教师傅的引领下,郭励很快开启了信息技术与中职旅游教学融合的探索之路。打磨教案课件、设计数字化教学场景、VR虚拟景区漫游、线上研学任务单开发……他将课堂的痛点逐一化解,教学实效性也不断提升。十余年间,他从一位初登讲台的“青椒”,逐步成长为能独立牵头课程改革、带领团队开发教学资源的旅游专业学科带头人,不仅参与教育部教学资源库建设,还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市级课题和精品课程开发建设,在教学比赛和科研论文等方面也屡获成果。
而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郭励愈发意识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我发现每个学生的青春成长史都独特且鲜活,社会、学校、家庭的印记交织其中,让我更渴望用教育的力量陪伴他们成长。”这份对学生的共情,加上学生时代便埋下的教育初心,让郭励愈发坚定地选择教师职业,他说道:“希望像曾经影响我的老师那样,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获奖指导教师代表孙维浠,也已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二十载。“我希望孩子们通过法规学习强化规则意识,在未来的旅游服务中既能严守法律底线,又能体现人文关怀,成为有担当的旅游行业人才。”带着这样的愿景,她坚持“知行合一”,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她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互动方式,将行业真实纠纷和热点问题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热爱我的专业,也喜欢和人分享。”孙维浠分享,教师这个职业平台完美契合了她的这两个愿望。“能看着同学们从懵懂到专业,最终在旅游业绽放光彩,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大的价值。”
也因此,每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成绩公布的当天,看到学生们查询到自己合格通过,一张张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时,孙维浠总会感觉到无比的幸福。“我还记得今年2月24日,我任教的班级迎来全员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好消息,整个教室沸腾了——同学们欢呼雀跃,有人激动得跳起来,有人喜极而泣,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那一刻,温暖与骄傲洋溢在每个人眼中,也成为我心底永远珍藏的画面,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见证学生绽放时的喜悦、参与塑造行业未来的使命感、教学相长中彼此滋养的动力,都指引着她在职业教育的路上不断前行。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何郁柠
编辑:史焕焕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