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浓缩了中国花鸟美学史的大展在长宁开幕 发布时间:2025-10-15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闻香探路·馆藏刘海粟花鸟作品研究展”日前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展览云集了从唐代边鸾、宋代黄居寀,到明清沈周、恽寿平等历代名家的经典花鸟画作。步入展厅,观众仿佛置身于一部浓缩的中国花鸟美学史长卷,感受其中的传承与创新。



本次展览以花鸟为媒介,串联了美术教育中的临摹传承、写生观察和创意表达三大核心环节,展现了花鸟画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展厅内,观众纷纷驻足于一幅幅经典作品前,细细欣赏画中花卉的形态之美、色彩之韵以及文化象征的深刻内涵。



第一部分“临摹之境”尤为引人注目,展出了一批历代花鸟画精品。唐代边鸾的花鸟画以其工整细腻、生动逼真的风格闻名;宋代黄居寀的作品则展现了宋代院画的典雅与精致;明清时期的沈周和恽寿平则分别以写意与没骨技法见长。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花鸟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还体现了画师们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一位前来观展的市民感叹道:“这些画作仿佛将千年的历史和自然之美浓缩在了一起,让人感受到了中国花鸟画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览的第二部分则通过上海美专的静物写生课档案,展现了刘海粟对美术教育的深刻理念。他强调“科学观察”,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致刻画,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展厅内展示了上海美专学生在静物写生课上创作的花鸟画,画中的月季、水果、时蔬等静物,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符号化”意象,而是通过形与色的刻画,展现出自然的生动与真实。“这些写生作品让我认识到,艺术不仅是情感的表达,还是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一位美术爱好者说道。


展览的第三部分则聚焦上海美专“兼融中西”的教学理念。刘海粟在传承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同时,还融入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光影和色彩表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次展览所选的作品,可以说既是刘海粟艺术生涯的切片,也是上海美专教学体系的“活档案”。



作为2025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和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还是一堂生动的美术教育课。通过花鸟画的演变脉络,观众得以窥见中国绘画史的宏大格局,感受到美术教育对观察力、创造力和生态意识的深刻滋养。展览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同观展,一位家长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与创造力。”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7月,展览地点为刘海粟美术馆6号展厅。感兴趣的市民不妨走进刘海粟美术馆,一起在花鸟画中“闻香探路”,领略中国花鸟美学的千年传承。


展览地点:刘海粟美术馆6号展厅(延安西路1609号)



图片来源于刘海粟美术馆

撰稿:甘力心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