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是租户的楼栋被封控,居委干部是这样破解难题的…… 发布时间:2022-03-18
楼里几乎都是租户,外籍人士也多,这样的居民楼要实施“2+12”封控管理,如此困难以前从未碰到过,华阳路街道西一居民区党总支是这样破解难题的……
一场硬仗,
小区第一次遭遇封楼
3月8日下午六点,汇川路上一个小区的12号楼接到通知,要实施“2+12”封闭管理,小区所在的华阳路街道西一居民区党总支紧急召回了所有的居委干部、物业管理人员以及楼管。
防疫两年多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封楼,西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煜知道自己面临的将是一场硬仗。
12号楼是一栋35层的高楼,里面住着80多户居民,最大的困难就是,楼里租户超过70%,要确定楼里居民信息极其困难。
医护人员晚上10点就来做第一轮核酸,时间紧、任务重,居委干部们抓紧每分每秒,建立微信群,分批给居民打电话,核对信息,并紧急召回在外居民。
然而,由于租户太多,有的电话打过去,发现早已换了租客,光是核对信息,就花了大量时间。
当晚10点,12号楼开始做第一轮核酸检测,由于是紧急通知,有些居民没办法赶回来,就这样陆陆续续,一直到凌晨一点,医护人员和居委会干部才结束了检测,但还是有居民没有参与此轮核酸检测。
居委会干部们回到办公室继续整理收集居民信息,一直到次日凌晨4点多,12号楼的居民名册才完全建好,大家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因为上午8点半,还要协助医护人员继续完成剩余居民的第一轮核酸检测。
“得益于华阳路街道事先给居委干部们做过疫情防控的相关培训,虽然是第一次遭遇小区封控,都有点紧张,但是,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办。”徐煜说道。
居委会干部化身“大白”
明知有风险却都选择“逆行”
12号楼的疫情防控工作刚刚告一段落,3月13日晚上10点,同小区的6号楼也接到了“2+12”封控通知,由于是周日,徐煜再次紧急召回了居民区干部、物业管理人员和楼管。
这次封控的6号楼,情况更复杂,里面租户率超过90%,唯一了解楼栋情况的楼管,也因居住小区封闭被隔离在家,要了解居民信息,更难了。而且,由于通知封楼时间较晚,又是周末,等到居委会干部赶到小区,张贴封楼公告后,已经将近晚上11点。
居委会干部一边在楼下和楼里的居民解释,一边在建工作群,马不停蹄地开始核对居民信息。
“当时已经太晚了,打电话接听率不高,所以,我们最后决定,居委会干部穿上防护服,挨家挨户去敲门,以尽快掌握居民信息。”徐煜说道,“我们5名居委会干部,加上2位自告奋勇的物业管理人员,还有3位液光队员,分5个小组,进入了大楼。”
此时,楼里的居民们已经知道了封楼的消息,一些从外面回家的居民也在不断地询问工作人员,由于好多居民都是外籍,语言不通导致沟通起来也有困难。
“我们有时候手舞足蹈比划好久,对方才能理解。”徐煜说道,“好在小区里有日文好的中国居民,还有会中文的日本居民,他们主动帮助我们做翻译,还有一位居民很快做好了宣传海报,上面用日文写上了通知信息,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这一晚,居委会工作人员一夜未眠,挨家挨户敲好门已经是次日凌晨5点了,大家回去还要把收集好的信息整理好,以方便早上8点的核酸检测。
为了维持秩序,居委会工作人员也穿上了防护服进入了核酸检测点。
那一天非常热,气温甚至高达28度,穿着全身密闭的防护服,徐煜很快汗流浃背,现场的其他“大白”们脸都涨得通红,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手上的工作不停。6号楼的核酸检测持续到了中午12点,这段时间里,工作人员不喝水,也不去卫生间。
“以前只是听别人说起过,现在自己亲身经历一遍,真的是感慨万千,医护人员真的了不起。”徐煜说道,“最让我感慨的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遇到困难,哪怕有危险,他们都是卯足劲向前冲,没人喊累,也没人叫苦。”
“居民们也都很配合,大家自觉走成了一个S形通道,现场秩序很好,这让我很感动。”徐煜感慨地说。
中午12点,6号楼第一轮核酸检测结束了,经过一夜超负荷工作,穿了一上午防护服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都已经虚脱了。
然而,这一天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因为,12号楼的第4次核酸检测就要开始了……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大家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如果接到居委会的通知电话,不妨多多配合,大家一起努力,众志成城,克服困难,早日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字:李媛媛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