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协小区的志愿者各施所长、通力协作 发布时间:2022-05-05

1.jpg


在新泾镇通协小区,上至70岁老党员,下到20岁在校大学生都纷纷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他们各显所能、各施所长,协助社区开展后勤保障、核酸筛查和物资配送等疫情防控工作,让居民的生活有条不紊。


1.jpg


通协小区是位于北临空工业园区唯一一个居民住宅区,小区共有1640户4400余人,加之社区工作人员力量有限,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家门口的志愿者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居民真的很给力,大家都愿意出来做志愿者。他们说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自己来守护。”屈家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红艳告诉记者。


如今志愿者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到两百多人,组建了核酸检测、后勤保障、运输配送等多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均有一到两名牵头人统筹,保证了整个小区在疫情期间运行平稳有序。


老党员和年轻的志愿者配合默契


5月2日,通协小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提早安排好9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布置、物资配备、帐篷搭建、桌椅摆放、检测指引张贴等各项工作,迎接居民群众陆续到场检测。


2.jpg


身穿蓝色反穿衣的是后勤保障队,由业委会副主任李嘉康统筹管理,这里年纪大的党员志愿者居多。他们主要负责每次全员核酸检测的物资准备和扫尾工作,或在检测队伍外围维护秩序,为社区居民守住防疫的大后方。


核酸检测队伍中还有一支年轻生力军,他们身穿“大白”服,驻守采样一线扫码登记、贴采样试管标签,协助医务人员开展工作。采样志愿者大多是一些年轻的面孔,带队指挥的王道宁是位“95后”小青年。别看他年纪轻,做事细心且组织能力强。他会根据队员的生熟程度安排不同的工作岗位,还与居委工作人员协商优化了核酸采样流程,建议在几个楼栋下分块设点,大大提升了核酸采样效率。


3.jpg


采样开始后,后勤保障与采样一线、门栋与采样点默契配合。“保持两米距离”“请出示核酸码”“把手机屏调到最亮”,后勤保障组的志愿者拿着喇叭在各个核酸检测现场循环播放起来。细心的王道宁则在9个点位来回穿梭巡逻。老党员与年轻志愿者联动有序,持续奋战2小时,顺利完成了核酸采样工作。


社区一道流动的“蓝色风景线”


5月3日,配送队又打了漂亮一仗——用2小时20分钟将政府配送的保障物资1640箱食品,在第一时间送到通协小区居民手中!

当天,由于气温达26度,每箱物资重达十几斤。“接龙”卸货工作量大,大家轮换上场,有的手套也磨破了,不少队员汗水湿透了衣服......运输工作同样不轻松,开着电瓶车来回奔波,一箱箱要卸下、点数,交给楼组长分发……


4.jpg


半个多月来,由钱伟忠、钱智强带领的配送小队历经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10多次完成运送1000多份以上物资这样的大仗、硬仗。


5.jpg


为了保障社区4400余居民的生活物资及时送达,两位队长总是冲锋在前,主动协调对接;为了提升配送效率,他们集思广益,不断改进优化流程。货物到达,先对车体进行消杀,司机做抗原测试,然后卸货点数,再由“骑士”们配送给块长、送到楼栋门前。配送小队无私无偿的付出,得到屈家桥居委会的肯定,也得到居民的好评。



图片来源于新泾镇通协小区

文字:程清慧

编辑:李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