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这对“母女兵”,并肩携手抗疫情 发布时间:2022-05-08
家住仙霞新村街道芙一居民区天府小区的“95后”女生李玥和母亲王如宏在小区开始封控管理后,前后双双来到了居委会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古有“上阵父子兵”,今有“抗疫母女兵”,她们有怎样的故事呢?
“妈妈,我有事出去一趟。”3月底的某一天,李玥匆匆告别妈妈离开家后,独自来到了芙一居委会,原来她是过来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的。“当初想到申请志愿者是因为我们这个老式小区里老人比较多,再加上看到居委会在群里招募志愿者,我也想尽我所能帮助到小区里的一些孤寡老人,所以就去居委会报名做了志愿者。”李玥说。回到家中,李玥对妈妈说起此事,王如宏对女儿的选择表示十分支持和理解,甚至在第二天自己也去报名成为了志愿者。
在女儿的协助下,王如宏穿上隔离衣,戴上头套、口罩、手套,很快就上岗了。她表示,“反正在家里也闲着,不如来当志愿者为社区和邻居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社区有任何我可以胜任的工作我都会积极参与。”就这样,天府小区内多了一对抗疫“母女兵”的身影。
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李玥和王如宏主要担任核酸检测登记、维护秩序、搬运物资、防疫政策宣传、帮助楼里有困难的人群等工作。每天统计抗原筛查并汇报也是这对“抗疫母女兵”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了统计信息更加清晰明了,母女俩展开了拉网式“扫楼”敲门行动,对每户居民实际居住人数进行核查,登记姓名、电话等信息,督促居民自行完成抗原试剂筛查,并帮助居家隔离人员扔垃圾。
“扫楼”不但工作量大,还要和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居民打交道,为了完成任务,李玥和王如宏常常要使出满身绝技。比如楼道里有几户是独居老人,平时会主动去关心他们,在志愿者配药之前还会主动去找老人家问问,了解他们是否有配药需求。
令母女俩感到欣慰的是,在志愿服务碰到问题时,邻居们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她们。小区某一楼栋住了两户国际友人,在宣传相关防疫政策时,母女俩不知如何将通知以及他们的诉求翻译过来,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时,楼组群里的热心邻居都会抢着帮忙翻译,一解母女俩的困惑。此外,自疫情封控以来,原本沟通不太密切的邻居们,现在看到李玥和王如宏过来送物资,都会主动帮忙将物资送上楼,有的邻居还把家里的小推车拿出来,让她们俩方便运输。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次因疫情组建的工作群,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大家都很支持、很配合我们的工作,还会帮助我们一起完成分发物资的任务,我非常感谢他们,相信在疫情结束后我们的这份情谊也会长存。”看到邻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李玥感慨地说道。
图片由仙霞新村街道提供
文字:吴佳倩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