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暖心救助点亮希望之光,仙霞新村街道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5-02-18

仙霞新村街道打破固有救助模式,从单一的现金救助模式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拓展,整合全街道各类帮扶资源,为有相关服务需求的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链接多样性的救助资源,主动提供救助帮扶,更好地回应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图片


朱先生是一位生活在仙霞社区的聋哑人,多年来,他与儿子相依为命,依靠着微薄的收入和低保金勉强维持生计。2024年9月,朱先生的儿子大学毕业后,顺利找到了实习工作,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与此同时,朱先生却遭遇了下岗的困境,失去了经济来源。按照低保政策,失业后的朱先生需先领取失业金,而儿子的工作收入也应计算进家庭收入。经过核算,他们的家庭收入已超出了低保标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低保的保障,生活的压力陡然增大。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救助顾问得知朱先生的家庭情况后,第一时间向残联部门咨询相关政策,了解到朱先生是一级残疾,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失业金领完后若未就业,朱先生可申请重残无业救助。这一消息让工作人员看到了帮助朱先生的希望,他们随即通过社区民政干部向朱先生宣传了重残无业的救助政策。



为了让朱先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政策内容和申请流程,工作人员耐心地用文字与朱先生沟通,详细地解释每一个细节。在宣传政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为朱先生提供了申请所需的材料清单,并指导他如何准备这些材料。他们同时告诉朱先生不要担心,社区会帮助他渡过这个难关。这些温暖实际的行动,让朱先生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和支持,心中的焦虑也渐渐减轻。


除了政策宣传,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时刻关注朱先生的失业金领取情况,及时通过社区民政干部提醒信息不畅的朱先生申领,确保他能够按时领取失业金,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


在提醒朱先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会定期询问他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关心朱先生的身体状况,询问他是否有按时就医;关心他的心理状态,鼓励他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种贴心的关怀,让朱先生感受到了温暖,也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仙霞新村街道通过利用各类救助政策、组织和人员,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寻求救助帮扶提供便利、指导和支撑。针对政策边缘人群,遵循“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及时救助、综合服务”的救助原则,及时了解走访对象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需求,主动地提供优质有效的救助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将适合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送达到救助对象手中。



部分资料来源于仙霞新村街道

撰稿:吴佳倩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