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这群人因何一天之内奔波千里? 发布时间:2025-04-28

近日,一支由华阳路街道副主任、服务办主任、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以及儿童社工与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专业团队,在一天之内往返南京,跨越千里。如此紧凑的行程只有一个目的:让南京的小Y和小S知道,4年前和他们结识的上海叔叔阿姨们,始终在关心关爱着他们……


2021年,年仅8岁的小Y和6岁的小S,经历了一场命运的暴风雨——母亲因诈骗被羁押,父亲失踪,未履行监护职责,两个幼小的孩子瞬间成为迷茫无助的孤雏。


图片

图片


他们所居住的华阳路街道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未保站“信息共享、促进保护、应急处置、临时照护、整合资源”五大机制,为姐弟俩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姐弟俩在街道临时照护点住了70多天,工作人员给他们准备了温暖的床铺、可口的饭菜,陪伴他们玩耍、学习,努力驱散孩子们内心的不安。


之后,两个孩子被送往家住南京的外公外婆家,但工作人员明白,这仅仅是帮他们走出困境的第一步,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一直以来,华阳路街道对两个孩子的远程慰问从未间断,探望当天更是街道工作人员与孩子们时隔4年后的再度重逢,工作人员对外宣称是来自上海的亲戚,在细微处温暖着这一家人。


图片


来到家中,一行人打开了全方位“关怀”模式:有人询问学习情况;有人细心了解家庭生活点滴,耐心倾听并给出贴心建议;有人认真与孩子的外公外婆交流,仔细核对民政帮扶政策的落实情况。在儿童督导员和心理咨询师的温柔引导下,姐姐还憧憬起长大后也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去帮助更多人。 


当时照顾姐弟俩的儿童督导员刘莉莉告诉记者:“两个孩子放学回家,听到外婆说上海华阳路街道的工作人员马上要到家里来看望他们,也是特别激动,姐弟俩早早地到小区门口迎接我们,看到我们马上奔了过来,拉着我们的手腼腆地笑着,带我们到家里坐。弟弟还从房间里拿出饮料塞到我们的手里让我们喝。姐弟俩都长高了很多,时隔这些年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点点滴滴,回忆起来我们大家的眼眶都有点红了。”


两个孩子在外公外婆的悉心照料下、当地政府的关心下茁壮健康成长,不仅懂事,成绩也非常优秀,都担任班干部,非常阳光上进,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这让这些来自上海的“亲戚”分外欣慰。当年跨前一步的担当付出,成为了姐弟俩坚实迈好人生第一步的强有力支撑。


据介绍,华阳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022年成立之时,就对精准服务响应立下了高标准、严要求。针对小Y和小S的特殊情况,街道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编织起一张供需对接的关爱网,从生活物资保障到学习环境改善,反复考量、用心落实每个细节。


正是从这个特殊个案的服务开始,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厅、警察、法院、妇联等携手合作,构建起了多方联动的坚实基础,为后来街道成立“家、校、社、检、体、医、警”七维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奠定了基调。


据悉,除了帮助南京姐弟俩成功走上回家之路案例,华阳路街道在帮助未成年人方面,还形成很多特色案例。在上海首例遗嘱指定监护案中,辖区未成年人小M母亲离世、父亲精神疾病住院,指定监护人大姨来自农村无生活来源,华阳路街道了解情况后联系爱心企业家通过慈善基金会定向捐赠,为其解决生活开支。辖区困境儿童小K因家庭困难要放弃画画时,街道联系长宁美校帮其获得免费助学名额,圆其艺术梦;街道未保中心还对接东华大学志愿者中心的学生,为辖区13名困难儿童坚持长效“爱心助学”,一年达到300余次;每年为辖区30余名困难未成年人发放来自于不同领域的慈善助学金等。


“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是被珍视的宝贝,都不会被遗忘;街道特殊儿童有困难找未保站、有问题找‘未爱童心’未保品牌”,这句承诺已扎根于华阳路街道的服务理念之中,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维护青少年权益筑牢坚实防护墙。



图片来源于华阳路街道社区受理服务中心

撰稿:李媛媛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