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长宁这位高中生又当起了“小老师” 发布时间:2025-07-10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7月9日,江苏路街道爱心暑托班来了一位特别的“小老师”——来自长宁社区的高中生志愿者傅融,他为暑托班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尽自己所能把它传承下去。”上午9点,傅融在教室内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学生们侃侃而谈,从非遗的基本知识到制作技巧,再到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他还时不时抛出一些小问题,引得大家纷纷举手回答,整个课堂氛围十分融洽。


图片


傅融今年将升入高二,虽然自己也是个学生,但是他已经在爱心暑托班里当了三年“老师”了。早在2023年暑期的时候,他就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登上了讲台,彼时他还只是一个初中生。“在初中的时候,因为一次参加和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比赛,采访了许多非遗老师,让我深受触动,也因此和非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傅融说道,在制作视频和采访的过程中,他被传承人的匠心所打动,从此便踏上了这条宣传非遗文化的道路。


几年下来,傅融沿着非遗文化的路径四处寻访,民族乐器、独脚戏、海派旗袍、木版水印......在了解各种非遗技艺的同时,采访了不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自己学习了丰富的非遗知识,他还利用视频制作方面的兴趣特长,制作了许多传播非遗文化的短视频,成为一名致力于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导演。在这次暑托班的课堂中,傅融就向小朋友们展示了自己今年制作完成的非遗宣传视频——“琴器匠心——走近国家级非遗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图片


“以前对非遗只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在听完大哥哥的课之后,我对这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暑托班的小朋友李诗韵表示,今后,自己也要多学习非遗文化,加入到传承非遗的队伍中。另一位小朋友范宇辰也对非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堂课既有趣又能学知识,回去我要把今天学到的非遗知识告诉自己家人和小伙伴,让大家一起传播非遗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非遗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一项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青少年如何传承非遗文化,傅融经过几年的学习,也总结出了经验,“传承非遗,首先自己要对非遗有深入的了解,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再把自己所学通过各种方式向人们宣传,进而让我们的非遗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撰稿/摄影:孔建宏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