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钱修”到“河景房”!长宁这个老小区如何实现逆袭? 发布时间:2025-07-15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建成30年的程家桥街道春花苑一期小区缺乏维修基金,却在网格资源的链接支持下,于近期将临河危墙成功改造成护栏,实现了“老破小”到“河景房”的蜕变。


始建于1995年的春花苑一期(哈密路1719弄)距今已有30年,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小区的许多硬件设施老旧、破损严重,特别是沿河围墙(长102米、高2.9米的红砖水泥墙体)年久失修,墙面污迹斑驳、起皮脱落,还有好几处开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经过去年的两次台风,本来就开裂的围墙在旁边树木的拍打下更加倾斜,裂缝也大到足够人伸进一只手掌。”王满泗桥居委会主任黄燕告诉记者。



春花苑一期小区沿河围墙改造前


破损严重,居民对维修的呼声越来越大,可难度却不小。春花苑一期共有居民80户,虽然是商品房小区,却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维修基金盘子小,资金短缺。与此同时,由于春花苑一期之前经历过多次修补,“地面像打补丁一样,深一块浅一块的。”黄燕表示,居民们还想将地面也统一铺上柏油。


这可怎么办呢?王满泗桥居民区将这一问题上报街道中网格。不久,程家桥街道发挥“多格合一”工作优势,通过中网格党建联建吹哨,以管理办为主牵头协调区河道所、属地居委会、业委会和共建单位开展工作。在多方努力下,党建共建单位上海长宁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与上海中山建设实业有限公司主动为小区提供施工援助,分别承担围墙与路面的改造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面危墙的改造并不是简单修补。早在2023年,与春花苑一期比邻的春花苑二期完成了精品小区改造,将沿河的围墙改为护栏,实现“拆墙透绿”,站在河边即可欣赏上海动物园的景观。在春花苑一期的调研过程中,居民们希望自己的小区同样能将这堵危墙改造成“透光、透风、透绿”的围栏。



由于围墙紧邻新泾港,需满足防汛要求,为此,程家桥街道组织协调会,在满足相关行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推进审批流程。按照区河道所的建议,明确防汛墙高于地面40厘米、护栏安装高度不得低于1.1米两项基本要求,守牢安全底线。


另一边,路面改造的工程费用由中山公司提供公益价,将原本15万余元的费用减少至不到10万元,在居民们自费筹资后顺利开工。



经过多方努力才取得的成果,居民们十分关心。“我们小区有一位建筑相关工作背景的居民,平时非常关注公共事务。我们邀请他作为居民代表,成为工程质量监督员,全程参与改建工作,帮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王满泗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庞瑶珺说。



现在,沿着平整的柏油路面走进春花苑一期,临河一侧已俨然是一幅绿树清水相映衬的开阔“画卷”。全新的护栏建于加固防汛堤墙之上,绿化带上的高大树木都已精心修剪,为居民们带来家门口的美丽景观。“改造得真漂亮!”居民们笑着赞叹道。


“破墙透绿”改造工程不仅让对岸上海动物园的风景映入眼帘,也使得春花苑一期沿河地块变身为“水岸适合漫步,堤岸值得阅读”的高品质公共休闲空间,切实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接下来,程家桥街道将继续结合“多格合一”机制,汇聚各方力量,不断谱写基层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的新篇章。



部分图片来源于程家桥街道

撰稿/摄影:谭奕茂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