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这里多了一处1600平方米的“城市会客厅” 发布时间:2025-08-03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近日,愚园路与江苏路东北角的地铁上盖区域完成全面改造,这一占地16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由区绿化市容局牵头、江苏路街道等多部门联合打造。通过景观升级、停车优化和分时管理等举措,让该区域既保留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特色,又成为便捷舒适的“城市会客厅”。
该区域位于地铁2号线江苏路站1号口和6号口,地处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改造前,这里虽然场地开阔,但存在路面、绿化及景观小品陈旧的问题,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共享单车拥堵,给市民通行带来不便。这一状况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结合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需求,去年起,区绿化市容局联合江苏路街道启动路口四个象限的更新改造,东北角地铁上方区域是其中的重点。
设计团队以“保留历史风貌、满足实际需求”为原则,从多方面进行升级。在景观与步行优化上,改造方案贴合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特色,硬件设施均采用统一的砖红色调,并新增了绿化景观视觉装置,形成连续友好的步行界面;新增盲道与无障碍坡道,保障婴儿车、轮椅等通行顺畅。
休憩空间的改造尤为用心。北侧靠墙区域和南侧沿街区域均设置了不同形状的休闲座椅,供市民小坐。南侧区域的座椅背后还布置了多样的绿色植物,既美化了环境,也能成为市民打卡拍照的点位。
针对愚园路与江苏路东北角长期存在的非机动车停放拥挤难题,区绿化市容局、区建管委、区交通中心、江苏路街道、申通集团、城发集团等部门联合,在江苏路地铁站上盖广场东侧规划出一块全新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并对西侧、南侧沿市政人行道的界面进行改造,重新设计非机动车停放动线,为市民停车提供了更多便利。
同时,为缓解愚园路与江苏路东北角非机动车停放的“潮汐”压力,江苏路街道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专门调配门责力量,分时段定点规范非机动车(尤其是共享单车)停放,清理路口“僵尸车”,并重新划定共享单车停放区域。高峰时段,引导市民将共享单车在规定区域内整齐停放;空闲时段,则加大运维力度,及时联系第三方单车公司清运溢出车辆。此举既满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绿色低碳出行的需求,也有效减轻了沿线市容保障压力。
如今,这里的变化得到市民认可。正在长椅上休息的市民陈阿姨说:“我每天买菜回来都要在这里坐一会儿,这里环境好,坐一坐歇歇脚蛮好。”
撰稿/摄影:李媛媛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