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里开晨会!愚园路网红店里企业现场“点菜”,金融机构“端菜上门” 发布时间:2025-08-18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近日,愚园路网红店“artist la pie”咖啡馆飘出咖啡香与谈笑声——由区投资促进办公室“畅融汇”品牌与华阳路街道“上海硅巷”品牌首次联名、主办的“硅巷晨光 畅融汇聚”上海硅巷早餐会活动在这里温情启幕。
来自机器人、数字文旅、咖啡连锁、箱包贸易等领域的多家企业代表,与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机构负责人围坐一堂,面对面交流洽谈。企业现场“点菜”式提出融资需求,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则“端菜上门”,精准对接,让这场早餐会成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高效平台。
企业“开门见山”,道出发展中的融资迫切性
“我们的机器人咖啡亭已在上海布局近百家,出口40多个国家,现在急需资金支持海外扩张。”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立新直奔主题。她介绍,公司的机器人咖啡亭占地仅2.5平方米,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一杯美式售价仅9.9元,“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能提供低息贷款和出海授信,助力我们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三立方咖啡联合创始人也带来了企业扩张的需求:“品牌正处于急速扩张期,计划明年新开50家店,需要融资支持加盟体系搭建和供应链优化。”该品牌以积分兑换周边产品为特色,复购率高,发展潜力受到关注。
据上海艾洛沃尔数字科技海外拓展负责人介绍,公司原来是做移动广告的,现在专注用3D扫描与MR眼镜把文物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我们已拿到迪拜Chinatown的免费场地,希望把中国的数字文物推向全球,但项目前期投入巨大,急需融资支持和政府背书。”
上海有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秀群则透露,公司正从外贸转向内销,计划打造线下多品牌集合店,“首家旗舰店想落户长宁,希望政府和银行能帮忙协调资源”。
金融机构“现场办公”,政策产品打包送达
面对企业的迫切需求,金融机构当场回应,拿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长宁支行科技产业金融部负责人介绍,针对科技企业推出“善建科技”品牌服务,涵盖“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支持。“像氦豚这样的企业,我们可以通过专利质押做授信。”他还现场演示了手机APP中的“科技评价体系”,企业专利数量可直接转化为授信额度,让企业直观了解融资可能性。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带来了“1+3+6+n”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科创金融事业部产品部负责人具体说明:“针对三立方的加盟扩张需求,我们有‘供应链融资’产品,可基于加盟商订单提前放款;对艾洛沃尔的出海项目,能联动光大证券提供跨境并购贷款。”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客户经理重点推介了“小微出口企业免费保单”政策:“年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可免费领取最高12万美元的出口信用保险,保费由市政府买单。”这一政策让在座想要“出海”发展业务的企业大为振奋,“这样的政策太给力了,能为企业省下不少费用”。
政府“牵线搭桥”,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升级
“金融支持是科创企业发展的关键,而科创企业的成长也为金融机构创造业务机会,这是长宁打造科技金融生态的底层逻辑。”长宁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副主任杨青表示:“政府要做的,就是架好这座双向奔赴的‘彩虹桥’。”
华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昕表示,“无论是政策咨询、融资对接、项目落地,还是人才引进、市场拓展,企业都可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必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解决。”陈昕的讲话无疑给在场的企业增添了发展的信心。
参会企业纷纷点赞:“这种‘早餐会’比传统路演更高效,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同桌‘办公’,问题能直接对接、快速响应!”
“硅巷早餐会”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但咖啡香里结下的联系才刚刚开始。政企、企业间的合作种子已在晨光中埋下,而这场开在咖啡馆里的晨会,通过 “畅融汇”的金融桥梁与 “硅巷”创新场景的深度结合,正以最鲜活的方式,持续助力长宁区的经济土壤更富活力。
图片来源于华阳路街道
撰稿:李媛媛
编辑:陈 莎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