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预警信息,引发一场多方协力的精准救助行动 发布时间:2025-08-18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近年来,江苏路街道依托“上海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上海社区云2.0系统”等平台,持续深化“政策找人”机制,强化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日前,平台推送的一条预警信息引起了江苏路街道的高度关注,街道社区救助顾问第一时间前往居民家中探访实情,一场以心暖心、多方协力的精准救助行动就此展开。


重残无业的陈伯伯(化名)是本次案例的主人公。据了解,年过六旬的他身患智力残疾,无儿无女且母亲早年离家,父亲是其唯一的依靠。可随着父亲的离世,陈伯伯彻底失去了生活照料,健康状况也急转直下。尽管几位亲戚倾力相助,却难以承担长期照护的重担,如何为他寻得安稳的晚年归宿,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充分尊重陈伯伯及其亲属意愿的基础上,江苏路街道社区救助顾问决定助其办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让他能在养老院安享晚年。然而,政策的落实却面临现实阻碍:根据特困供养相关规定,需证明陈伯伯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所以要确认其母亲的信息。经江苏路派出所核查后,未在本街道找到陈母的户籍痕迹,且在外区也未能寻得确切信息,加之其母亲与亲友已失联数十载,寻亲之路“迷雾重重”。


图片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街道的行动指南。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江苏路街道主动扛起牵头责任,迅速集结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北汪居委会、街道司法所、律师等多方力量,组建起一支攻坚小组。经多部门现场研讨,大家共同为陈伯伯量身定制帮扶方案,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找到陈伯伯母亲的信息,社区救助顾问便立刻投入到了寻亲线索排查工作中。


图片


从陈伯伯父亲生前所属退管会档案中的零星记录入手,社区救助顾问梳理出细致的查访路径,向多个派出所、居委会提交材料、说明情况,于“堆积如山”的户籍档案中反复翻阅、仔细比对,连续多日奔走于长宁、宝山、黄浦、虹口等与陈母信息相关的多个区域。一个月后,救助顾问从庞杂的历史资料中找到了陈母信息并核实其已去世的事实,这一关键进展为陈伯伯托底保障工作的推进扫清了障碍。


随后,一套完善的帮扶流程迅速启动:江苏路街道依据政策为陈伯伯办理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手续,同时为其安排长护险评估认定,并申请落实医疗救助保障服务,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此外,北汪居委会的救助顾问还专门建立了暖心跟进机制,全程协助他办理政策待遇申领、完成动态复审,更牵挂其日常所需——确保他“平日有人惦念、生病有人照料”,真切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该帮扶案例精准捕捉群众需求、有效改善群众生活,是江苏路街道通过多方联动、深挖资源,推进多元社会救助的生动缩影,也是“大数据比对”与“实地深度走访”有机结合、发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优势的鲜活实践。



图片来源于江苏路街道

撰稿:李妍蕾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