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海话读古诗,“老有意思个!” 发布时间:2025-09-07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阵清脆婉转的上海话朗诵声从周家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传来。这不是普通的古诗课堂,而是一场特别的“侨韵吴音”沪语古诗词朗诵活动。街道三十余位新老上海人齐聚一堂,在语言文化学者丁迪蒙教授的带领下,用软糯婉转的沪语重新诠释中华经典诗词,让古音穿越时空,在现场悄然“鲜活”了起来。


图片


活动伊始,丁迪蒙教授以《春晓》《绝句》等家喻户晓的古诗为例,逐字逐句用上海话正音、带读。“许多字的古语音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但在沪语中还完整保留,用上海话朗读诗词可以领略古音的美,比如,入声中短促音与舒展字音的交错配合,更显语音美。”她细致讲解着每一个字音的起伏节奏,居民们跟着轻声模仿,不时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图片


现场居民们也自发带来了“特别节目”。大家四人一组,身着典雅汉服或旗袍,轮流上台用沪语朗诵《绝句》《静夜思》等经典诗篇。居民陈阿姨第一次用家乡话朗诵古诗,她笑着说:“我从小讲上海话,但用吴语读诗还是头一回,老有意思个!”


丁迪蒙介绍,上海话不仅是日常生活语言,更是承载古汉语音韵的“活化石”。“用沪语读诗,不仅能让居民感受到抑扬顿挫的韵律节奏和语音交错的艺术美感,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发现。短小易背诵的古诗词也能让居民加强记忆,动脑入心。”她强调,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护方言多样性,也增强了沪语的文化自信,“吴语完全可以登大雅之堂”。


图片


周家桥街道统战工作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立足“文化凝心”工作理念,也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实践。“通过方言与诗词的结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与认同,促进情感共鸣。一首诗、一句乡音,往往最能唤起共同的文化记忆。”



撰稿/摄影:何郁柠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