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社区里正有一场场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9-12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为社区老人送餐上门,为社区孩子上兴趣课……你没听错,这些都是长宁一些骑手们做的事儿。今年以来,长宁区进一步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和服务凝聚,在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骑手尽己所能、发挥所长,为社区提供“增值服务”,形成双向奔赴。


每天为40户老人家送餐,这是骑手杜永辉在北新泾社区的工作之一,虽然是“额外工作”,但他乐此不疲。来上海6年,杜永辉觉得,社区不仅越来越好看,对骑手们的关爱力度也逐年递增,许多商家的免费茶水已是常态,街道的公益活动还为骑手提供按摩推拿等服务,让他也想为社区多做点事情。在北新泾街道西网格联新第三街区党支部的组织引导下,他先后加入了街区“骑迹治理”小分队和街道的“泾骑志愿服务队”,从“被服务者”变成“服务者”,一同参与社区治理,如承担整理楼道里乱停的非机动车、帮行动不便的居民扔垃圾等力所能及的事,并包办了为40位社区老人送餐的工作,时常关心老人们点滴需求……这些小小的举动,赢得了居民们的喜爱。不久前,杜永辉在给独居老人送餐时,发现老人家门半掩,而厨房还不断冒烟,他马上冲进去关掉灶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经历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也增强了职业自豪感,不再觉得自己只是单纯跑单,而是能为社区作贡献的一分子。”杜永辉说,“现在在队里,还认识了很多同行伙伴,拓展了社交圈,还能参加一些培训提升技能,真正感受到了融入社区的归属感。”


图片

杜永辉(右三)作为泾骑队队长接受志愿服务队队旗


杜永辉认为,这种“双向奔赴”是政府和他们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回应。一方面,社区的暖新行动等服务,解决了骑手们基础休息、餐饮保障、情感关怀、权益维护等急难愁盼;另一方面,他们的“流动优势”可以帮社区留意社情民意,比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反馈等。


如今在长宁有很多像杜永辉这样的骑手志愿者,他们每天穿梭在各社区的大街小巷,成为社区新的治理力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双向了解的深入,有的街区还进一步挖掘出了骑手们隐藏的“斜杠”属性,给社区治理带来更多活力。


今年,仙霞新村街道仙锋第一网格里多了一个DoDo舞蹈团,为社区、街区“小个专”商户子女提供普惠性艺术支持,形成了双向赋能、双向友好、双向奔赴的良好氛围,而指导老师则是一位骑手小哥,同时也是街区支部党员——李滕。说起李滕,街区党支部书记马文芳非常骄傲。很多人不知道李滕是编舞专业毕业的,还曾做过培训,随着工作生活变化和年龄问题,他慢慢放弃了继续跳舞的念想,只是偶尔在街区里的活动中展示一下才艺。而这,恰恰被马文芳慧发现,她联想到街区商户有许多年幼子女们的课余活动需求,便牵线搭桥,寻找资源,组建了舞蹈团,并邀请李滕作指导老师,每周一次带孩子们一起学跳民族舞,培养兴趣,同时还能帮商户分担照顾子女的压力。李滕一开始觉得很意外,没想到当骑手多年,还能在这里重拾曾经最爱的舞蹈,当他和孩子一起跳起民族舞时,他非常感动,“自己的专业、曾经的梦想和现在的生活又重新有了交集!”李滕说,虽然会占据一点自己的休息时间,但能重拾舞蹈热情,又能发挥自己特长为社区作点贡献,很有意义。


图片

充满欢乐的DoDo舞蹈团


无论是助老送餐的杜永辉,还是社区“舞蹈老师”李滕,长宁有许多骑手志愿者们都在社区里发挥自身的才能和多样性,更加融入社区。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很大一部分动力也源自社区对他们同样的热情与关心。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已经成了长宁职能部门和各街镇的常态。


今年,长宁区建立完善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作党委的组织构架和运行机制,下设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专门委员会,由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网信办、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建设管理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房管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多部门联手合作、整合资源,并发布了“人民城市,全域友好”长宁暖新行动。


今年七月以来,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专门委员会在全区范围开展暖新服务季,围绕新就业群体的各种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比如,邀请街区商户、爱心企业、楼宇和小区物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暖新友好计划”,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绘制各社区的“暖新地图”,方便骑手们掌握区域“暖新巢”服务驿站、优惠就餐点、公共厕所、换电柜和共享充电桩等信息;发挥各职能部门和街镇的资源优势,推出包含技能提升、权益保障、暖心关怀、生活服务等方面共计30余项服务项目的暖新服务菜单。在刚过去的暑期,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各街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


暖新服务季街镇活动掠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目前,暖新服务季仍在持续进行中,下一步,长宁区将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畅通新兴领域群体诉求表达渠道,协调解决新就业群体吃饭、停车等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促进双向赋能、双向友好、双向奔赴。



图片来源于各街镇

撰稿:陈容超

编辑:史焕焕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