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家门口的“科普嘉年华”,满是唐风韵味 发布时间:2025-10-09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日前,由区科协主办、周家桥街道承办的“苏河盛唐韵·月溯鉴周桥”同周学苑社区书院科普嘉年华暨敬老月启动仪式在周家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此次活动也是区科协与同周学苑社区书院“全国科普月”的特色活动之一,百余名社区居民欢聚一堂,感受盛唐风情文化。


活动以“科普趣玩”与“文化传承”双线并行,每个区域都成了居民探索知识的乐园。在“科普趣玩”区,多功能厅中央的“3、8、4”三个立体数字格外吸睛,不少孩子拉着家长的手追问含义。“这代表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相当于30个地球连起来那么长!”工作人员边说边拿出标尺,指导大家按“1:100000”比例体验“步量地月”游戏。7岁的轩轩迈着小步子来回丈量,兴奋地朝妈妈喊道:“妈妈,我‘走’到月球啦!


图片


不远处的日晷体验桌前,65岁的张阿姨正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看着指针影子随角度变化移动,她笑着感慨:“以前只在电视剧里见过日晷,今天亲手试了才知道,古人靠这个计时太有智慧了!”居民们还亲手DIY圭表测日影、用漆扇比画月相、用巨勺摆放“太阳地球月亮”玩偶,动手实践中,天文知识变得鲜活又好懂。


图片


“文化传承”区同样热闹,满是唐风韵味。漆扇绘制桌前,居民们手握画笔,在素白扇面上勾勒唐草纹、明月图;蹴鞠场地里,几位白发老人和孩子组队对踢,笑声伴着蹴鞠滚动声传开;灯谜区挂着一个个书签形状的谜面,大家凑在一起讨论,猜中者拿着奖品笑得合不拢嘴。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唐朝文化快闪秀,工作人员身着缺胯袍登场,演示骑马、劳作时的服饰活动场景,“这种袍子两侧开叉,骑马、干农活都方便,是唐代特别流行的款式!”听到讲解,居民李女士凑近细看,并感叹道:“原来唐朝衣服不仅好看,还这么实用,真是长见识了!”


图片


此外,结合推普周设置的文字校对环节也很受欢迎,居民们准确念出“日晷”“朔望”等词语后,就能解锁香方、抽取中药香囊袋,拿到装有茉莉、柏子仁等药材的香囊,大家纷纷说:“既能学正确发音,又能拿到养生香囊,太贴心了!”


考虑到居民的需求,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育儿补贴政策科普专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居民关于补贴申请流程、所需材料的疑问。“我家刚添了二胎,正愁不知道怎么申请补贴,今天在现场问清楚了,还拿到了申请材料清单,太方便了!”居民陈先生拿着资料,开心地说。


这场“家门口的科普嘉年华”,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也让科普知识“玩”了起来。据悉,今后,长宁区科协与周家桥街道将继续依托同周学苑社区书院,创新科普形式,把更多优质科普和文化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助力长宁“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收获知识与快乐。



图片来源于区科协

撰稿:甘力心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