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数字司法所”让法律服务就在身边!北新泾街道激发法治“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15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法治铺就幸福路。回顾“八五”普法的5年,北新泾街道坚持将普法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推动法治成为辖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探索出一条法治为民、治理增效的实践新路,绘就法治“同心圆”。


如何满足居民个性化、即时性的法律诉求?怎样弥补服务响应中的“时间差”和“信息差”?……数字化转型必须精准锚定居民最迫切、最现实的痛点与难点。于北新泾街道而言,推动基层治理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可选项”,而是提升治理效能、精准服务居民、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必选项”和关键突破口。


图片


北新泾街道深耕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赋能法治建设,将“数字+法治”融入街道“数字社区”生态圈建设整体,紧扣“数字化驱动、数字化赋能、数字化应用场景”方向,进一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融合,探索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数字化的新形态。其中,精心打造“数字+法治”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方位激发法治“新动能”。


图片


一走进“24小时数字司法所”,最直接的感受是“法律服务就在身边”。如“数字化调解室”实现了人民调解“远程赋能”、调解过程智能化辅助。当事人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加入调解员创建的“线上调解室”,便可实现“同案同调”。在自助服务区域,多功能公共法律服务舱实现公证业务“随到随办”,“驾驶证公证”“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多个公证事项的远程在线办理,全天候为周围居民提供各项公共法律服务。“法治e站”小程序则满足服务事项“一键可达”,将线下服务延伸至线上,切实解决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不仅如此,北新泾街道还深耕“金和平”法治讲坛,推动居民与部门共商共治;推进“法景融合”,建成15个居民区法治文化阵地,实现法治客厅“出门可见”、法治文化“触手可及”。从逐步全面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到将街道司法所、街道综治中心综合服务大厅打造成为辖区法治服务枢纽,建设示范基层法治核心服务点,如今,在北新泾街道,已经形成了“一枢纽、多核心、全辐射”的基层法治服务体系,向街道及附近居民、企业提供智能、高效、便捷的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提升整体法治水平。


图片


“八五”普法期间,北新泾街道司法所曾获评“上海市十佳新时代司法所”“全国司法行政先进集体”,报送的案例入选“2021年度上海市法治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以数字化驱动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创新,北新泾街道积极满足居民多元化法治需求,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在深化应用、拓展覆盖、提升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数字法治的红利惠及每一位居民。



图片来源于北新泾街道

撰稿:闫   漫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