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这个暖心项目再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10-31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2024年,华阳路街道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代表处率先试点“五扶临门,春满华阳”慈善项目,以“政策+慈善力量+社会服务”为支撑,通过“扶贫、扶健、扶业、扶智、扶志”分层分类服务,填补民生帮扶短板。如今项目迈入新阶段,一场“暖心助学、助凝启航”结对联谊活动,不仅为11名困难家庭未成年人搭建起成长桥梁,更标志着慈善救助从“单向输血”向“双向赋能”的深度转型。
活动当天,6名小学生、4名初中生与1名高中生,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结成帮扶对子。在永生花相框手工互动中,双方快速拉近距离,为后续帮扶奠定情感基础。不同于传统助学仅聚焦经济援助,此次“扶智”服务打造“学业+情感”双重支撑体系——志愿者将从学业指导、心灵关爱、困难帮扶、科普教育四方面发力,既为孩子提供学习资源与进度跟踪,也倾听心声、鼓励探索;对志愿者而言,这亦是“奉献+成长”的自我实现过程。
历经一年试点,“五扶临门”项目已形成成熟运作模式,累计为46户74人提供779次服务,获服务对象广泛认可。新阶段项目更注重精准与可持续: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摸排,最终确定34户68人(含14名困难未成年人、23名60岁以上老人)为帮扶对象,覆盖政策已保障但仍需救助、暂不符合政策却确有困难两类群体,第三方机构与家庭逐一签订《服务知情同意书》;资金方面,长宁代表处与街道按比例出资形成资源池,还引入政协、“两新”组织等力量,政协委员华阳工作站更将“深化精准帮扶、扩大项目品牌效应”列为协商议题;服务端则构建党建引领的多元协同网络,卫生中心支撑“扶健”、就促中心策划求职实训营助力“扶业”、高校与律所支持“扶智”、专业机构对接“扶志”,多方合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为确保服务实效,街道建立“四层责任监督”机制,居民区、中心、街道、慈善基金会分别落实“次跟进、月监测、季督导、年回访”,通过“社区云”记录每次服务,一年累计抽查168份服务效果材料、开展86次满意度测评。
接下来,“五扶临门”项目将融入“知情明政、调查研究、专题协商、主题活动、民主监督”“五组”赋能行动,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在政策、对象、信息、资源上深度衔接。未来,慈善力量将继续作为民生保障网的重要闭环,以涓滴之力汇聚成社会进步动能,在扶贫护弱“最后一公里”彰显公正与温度。
图片由华阳路街道提供
撰稿:李媛媛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