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签约 发布时间:2025-11-03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11月1日,随着《长宁区武夷路73号等旧住房成套改造(小梁薄板)协议置换项目推进情况表》上最后一颗红色五角星被精准标记,基地传来令人振奋的喜讯:该基地签约率达到100%!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绝非偶然所得,而是多方协同、共同努力的结晶。
摸清家底+政策指导
把办公室搬到一线
武夷路73号等旧住房成套改造(小梁薄板)协议置换项目共有房屋租赁凭证34证。虽然房屋租赁凭证不多,但情况却相当复杂,有多个家庭共用一本房屋租赁凭证,有的家庭涉及特殊人群……人员复杂、权益交织,情况错综难理,居民想法多样,置换难度可想而知。
为确保项目高效进行,区房管局、江苏路街道等部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把办公室搬到动迁基地,每天现场调度、多次召开座谈会,从了解实际情况到现场踏勘再到矛盾调解,让居民感受到推进城市更新的决心与诚意。
“喂,是董阿姨吗?您听出我声音了啊?”
“张先生,评估公司想着明天上午10点来评估,您在家吗?”
在协议置换项目办公室,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编织成温暖的民生交响。工作人员化身“政策翻译官”,将专业条款转化为家常话;工作人员还要兼职“情绪调解员”,采用“5+2”“白加黑”的模式,耐心倾听,解答居民困惑。
“我所有的顾虑,工作人员都能帮我解答,而且讲得特别细致。”居民王阿姨说,“他们还会问我有没有听明白,没听明白的地方,他们一遍一遍讲,为他们点赞。”
“政策透明,是我最大的感受,因为政策透明,所以我很快就签约了。”居民陆老伯笑着说道。
攻坚克难+以情化冰
基地百分之百签约
正式签约期首日,基地签约率便一举达到90%的生效比例。
然而,生效不是终点,全体工作人员自我加压,将实现100%签约作为最终目标。因此,那迟迟未签约的最后两户,成为了大家心头最重的牵挂。
门难进、口难开,是那两户迟迟未签约的居民留给工作人员的最初印象。
对此,工作人员并未气馁,采取“错时入户”“延时工作”的方式,利用晚间居民在家的时间,进行入户了解、政策讲解。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主动搭建沟通平台,化身“老娘舅”,耐心调解家庭纠纷,努力化解矛盾,为居民保留珍贵的亲情纽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居民终于愿意走出家门,前往基地办公室签约。当最后一户居民签下名字时,现场爆发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里,有对民生至上的礼赞,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而在不久之前,长宁路712弄79号等旧住房成套改造(小梁薄板)协议置换项目首日即实现100%签约率。如今,武夷路73号等协议置换项目顺利接过城市更新的“接力棒”,两大基地携手实现双战双捷,为城市更新工作再添亮丽一笔。
图片来源于区房管局
撰稿:李婷婷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