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电梯、车棚升级!看中山公寓如何“更宜居、更幸福” 发布时间:2025-11-03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近年来,周家桥街道中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以党建引领为“指挥棒”,依托“和韵驿站”“美丽楼道”“中山一街坊”等社区项目,不断健全楼组党建、小区自治、区域共建三级凝聚网,引领楼组邻里自主而治、党员群众自助而治、居商联盟自觉而治,谱写了一曲名为“和韵中山”的社区治理协奏曲,让曾经的治理难题化为一个个动人的“音符”。


难题变乐章:“党员包干”按下换梯“加速键”



中山公寓居小区建成于2002年12月,共有居民住宅楼8栋20个楼道,楼组32个,住户916户。高层住宅的电梯老化、故障频发,是许多商品房小区面临的共同难题。在中山公寓,31部电梯的更换工作如同一场艰巨的“攻坚战”,尤其是低层居民集资意愿不强。


面对这一难题,居民区党总支奏响了“同心和韵”的主旋律,创新运用“党员包干-骨干劝导-法律明释-情感动员”四步工作法,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个楼组。党员率先垂范,与楼组骨干、业委会、物业组成“攻坚小队”,挨家挨户讲政策、听诉求、解疙瘩。线上楼道群讨论热火朝天,线下“和韵议事厅”里协商充分。最终,共识在民主协商中凝聚,疑虑在耐心沟通中消解。



在电梯更换过程中,居民区积极落实“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的“三会”制度,力求与居民“同频共振”。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共同组成的“电梯更换工作小组”,通过召开“换梯”专题听证会、征询会,广泛征集业主意见。并在“和韵驿站”设立意见征集箱,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在电梯品牌上,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指导,通过实地考察、党员大会、楼组长会议等形式凝聚共识,最终确定了群众认可度较高的优质品牌。


目前,小区31部电梯中已完成更换14部、流程中1部,更换率达48%,居民的“上下”安全得到了显著提升。这部曾经棘手的“难题曲”,在党建引领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变成了平稳有序的“进行曲”。


乱点变亮点:“平安雨神”守护社区安全


居民与社区的“同频共振”同样还出现在中山公寓的非机动车棚改造中。曾经,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电瓶入户等现象犹如社区安全的“隐形炸弹”,令居民忧心不已。面对这一顽疾,居民区并未简单禁止,而是通过“同频和韵”的民主协商,找到了“疏堵结合”的妙招。


依托“和韵议事厅”,居民区党总支多次召开协调会听取居民意见,最终敲定方案:巧妙利用社区的零星空地,改造为“中山平安助力站”车棚矩阵。这个能容纳200辆非机动车的车棚,不仅解决了车辆停放难题,还配备了智能充电装置和先进的消防喷淋系统,实现了“技防+人防”双保险。



项目建成后,居民们齐聚社区广场“和韵小镇”广场开展评议,并亲切地将其命名为“平安雨神”。更令人欣喜的是,居民们自发组建了志愿巡查队,与物业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全成果。从乱点到亮点,从管理到共治,“平安雨神”成为“解决一个问题、带动一群参与、建立一套机制”良性治理循环的生动实践。


类似的社区难题治理机制在中山公寓不断丰富完善。例如居民区党总支有效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区民警”四方力量,构建高效联动机制。面对“僵尸车”占道、包装垃圾乱堆放等顽疾,居委会牵头制订方案,业委会发动业主认领,物业负责清运处置,社区民警保障秩序,“四位一体”协同发力;当居民遇到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党总支通过“四位一体”搭建协商平台,结合“三所联动”工作机制向居民开展普法宣传和调解工作,有效解决了多起家庭矛盾、宠物纠纷问题,成为破解日常治理难题的有力支撑。


同城到共家:“和韵文化”浸润社区家园


社区治理,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中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引领多元主体“同力同行”,不断拓展“楼道、社区、街坊”三维共建空间,越来越多的社区主体融入治理、感受到温暖,“和韵中山”幸福自治品牌正熠熠闪光。




走进中山公寓,楼道不再是简单的通行空间,而是化身为充满温情的“香邻空间”。在“党建+众筹”模式下,党员骨干带领居民亲手打造了摄影、环保、童乐等5个主题楼道。居民自发粉刷墙面、布置文化展板,用邻里故事装点公共空间,推动实现从“关门自居”到“开门共治”的转变。


走出居民楼,居民区还通过“追梦周桥、匠心社计”等项目,带领居民打造了“童韵奇趣园”“绿韵一米苑”等特色公共空间。瓶子菜园、蚯蚓堆肥、酵素工坊……这些有趣的生态实践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构建了垃圾分类的“微循环”,让“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居民心中扎根。而以“和韵驿站”为主阵地,“和韵中山在职党员议事会”“汝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和韵议事厅”三大居民区自治品牌始终紧紧凝聚社区合力。同时,通过“和韵议事厅”孵化出舞蹈队、书画社等多个文化团队。社区广场“和韵小镇”也成为了便民服务的枢纽、文艺活动的舞台,更是居民议事交流、邻里互动的公共客厅。



打破社区围墙,居民区还通过“中山一街坊”共建品牌,将周边商户变为“治理伙伴”,形成了居商联盟。党总支积极拓展党建联建“朋友圈”,分别与联通上海西区分公司党支部和上海链家党委第四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合力推进高空抛物监控、楼道门禁更新等“智慧安防”项目和“社区流浪猫绝育管理”项目,为提升社区安全系数,打造智慧、卫生、宜居的社区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解决实际问题到共同参与社区活动,一幅居商和美、互助共享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换梯攻坚到车棚改造,从“香邻空间”到“和韵小镇”,中山公寓居民区用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居民自治的扎实实践,奏出一首商品房小区治理的动人乐章。这首“和韵中山”协奏曲,仍在不断谱写新的精彩篇章……



图片来源于周家桥街道

撰稿:何郁柠

编辑:史焕焕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