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里学法语、公寓楼下练八段锦……长宁这里的夜校把课堂开到青年身边 发布时间:2025-11-09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傍晚时分,上海荟聚商场B2层的共享空间内,十几位年轻人正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学习法语,学员们或低头记录,或轻声跟读。他们中,有人刚从附近写字楼下班,西装还搭在椅背上;有人提着刚从商场买的生鲜食品,打算上完课直接回家。这个约10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没有传统学校的围墙,已成为新泾镇青年下班后“充电”与社交的热门场所。


“以前想学法语,要么得跑很远去培训机构,要么上网课但缺乏互动。现在下班走几分钟就能到,2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有问题随时可以问老师,学习效率高了不少。”在凌空SOHO工作的95后白领李先生说道。这处位于商圈内的夜校课堂,正是新泾镇团委践行“点位跟着青年走”理念的具体尝试。


图片

上海荟聚


“我们选址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沿着青年‘工作—居住’的日常动线来布局。”新泾镇团委负责人陈旭辉介绍,前期通过“地毯式走访”,摸清了辖区内青年的分布情况:携程等临空园区的企业员工多聚集在荟聚周边,虹桥人才公寓居住着大量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IBP园区则汇聚了不少科创领域从业者。“哪里青年人多,我们就把课堂设在哪里,这是最核心的原则。”


与传统夜校固定在一个地点办学不同,新泾镇的青年夜校形成了“商圈+居住区+园区”的三点布局:荟聚、百联西郊等商圈点位,主要面向下班后希望继续“充电”的青年,最大限度减少通勤成本;虹桥人才公寓点位,主打“下楼即课堂”,开设八段锦、手工课等,适配年轻人碎片化学习需求;IBP园区点位则结合企业特点,推出职场礼仪、PPT设计等实用课程。


图片百联西郊


据了解,在商场里办青年夜校,不是简单的借用场地,而是要与商场等合作方共同打造青年服务空间。上海荟聚商场主动提供了共享空间,并配备了投影仪、课桌椅等设施;百联西郊根据场地条件,开设了手工、瑜伽等课程,避免资源浪费。此外,商圈课堂也带动了周边消费,不少学员下课后会顺道在商场就餐或购物,为夜间经济注入新活力。


“法语课之所以成为热门课程,是青年自己‘选’出来的。”前期调研表中记录着200多条青年反馈,包括“想学法语去旅行”“希望缓解肩颈疲劳”“想结交新朋友”等多元需求。为此,新泾镇向夜校开课单位东展教育反馈,要跳出“标准化开课”的固有模式,转向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图片虹桥人才公寓


在课程内容上,青年夜校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时间适配性。例如,法语课侧重日常对话,避免复杂语法;中国舞课动作经过简化,便于零基础学员快速入门;每节课时长控制在90分钟,让学员们既学有所获,又不影响晚上休息。


目前,在新泾镇的青年夜校秋季班已开课一个多月,法语、中国舞等课程“一课难求”。接下来,新泾镇计划在更多商圈及商务楼宇增设教学点位,并考虑根据学员反馈增设法语进阶班等课程。“青年人的需求在变化,我们的服务也要随之调整。夜校受欢迎,不在于课程有多新潮,而是因为我们真正把‘青年需要什么’放在了第一位。”新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来源于新泾镇

撰稿:季佳佳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