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桥街道用一场社区巡回审判守护“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5-11-11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将“案桌”搬进社区里,日前,长宁区法院在程家桥街道开展社区巡回审判,用一场“家门口”的庭审达到普法效能最大化,成为赋能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
法槌敲响,庭审正式开始。此次公开审理的是一起涉及失智老人监护权益的典型民事案件。
庭审现场,一位社区居民申请宣告其母亲无民事行为能力并指定其作为母亲的法定监护人。审理中,法官通过规范的庭审流程,如法庭调查、举证和质证等环节,直观展示相关的法律依据与操作标准,生动解读涉及法院特别程序规范及聚焦监护制度的适用条件。
其实,该案情并不复杂,却极具代表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辖区的老旧小区里高龄、独居、失能老人等占比不小,如何保护好特殊人群的权利,成为基层治理中的一道“必答题”。
法官介绍,从实际操作来看,基层组织被动承担监护责任存在一定制度性障碍和责任边界不清等情况。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基层治理中从“末端处置”到“前端预防”的跃迁?法官表示,巡回审判走进社区的形式如同一堂法治课,帮助社区的“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治理骨干现场学习必备的法律知识。
针对基层工作者关注的“监护监督缺位”“意定监护执行难”等痛点难点问题,法官答疑解惑,提出了明确监护人选任标准、建立定期履职评估机制、强化居委会协调监督职能等切实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和工作指引。
为了推动法治思维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法庭延至社区,庭审结束后,法官还围绕监护制度核心内容开展专题讲座,系统地讲解了监护人资格、职责等核心内容,结合法定监护的条件及意定监护协议签订等现实性问题,回复居民的关切和提问。
此次社区巡回审判,是程家桥街道将司法审判资源引入基层社区治理的积极探索,也是法治赋能基层减负的有效实践。为进一步实现司法专业力量与基层治理力量的双向赋能,接下来,程家桥街道将充分发挥社区巡回审判在矛盾化解、防范风险和为民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构建更完善、更人性化的社区监护支持网络,为推动法治社区建设贡献更多专业性力量。
撰稿/摄影:闫 漫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