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可以“抽盲盒”?长宁这个小区打造居民服务“双阵地” 发布时间:2025-11-23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近日,江苏路街道东浜小区“红色惠议厅”与“五色”志愿服务驿站同步揭牌亮相。这两处全新启用的社区服务新阵地,不仅让物业服务更进一步,也让志愿服务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家畅谈心声、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江苏路街道、新长宁集团物业、居委会、业委会和居民代表的共同推动下,今年,东浜小区“红色惠议厅”由三间闲置旧房“华丽变身”,成功转型为集物业服务、联席议事、接待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共享空间。
“红色惠议厅”三大功能区
记者看到,阵地门口清晰标注了功能定位、开放时间以及便民电话,内部则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其中,“物业办公室”作为居民意见征询与便民服务的核心窗口,畅通了居民沟通渠道;“居民接待区”将常态化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并通过居民环保作品传递绿色低碳理念;“垃圾分类服务站”则引入“沪上回收”便民项目,由新华物业负责日常运营管理。
为更好地对接居民需求,“红色惠议厅”创新推出了“心愿盲盒”机制。“居民可将希望实现的服务需求写成信函,张贴在‘Talk吐槽墙’上。我们会定期收集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次月的社区服务项目,具体服务时间及项目由‘红色惠议厅’联系第三方服务单位后确定并公示。”东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佳介绍,作为东浜、北汪居民区跨网格党建生态圈的服务枢纽,“红色惠议厅”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联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积极探索红色物业联合治理的有效路径。
与此同时,原设于东浜小区门口的物业办公室,升级为24小时开放的“五色”志愿服务驿站。驿站以“红、橙、青、绿、蓝”五色为鲜明标识,分别对应党建引领、老年人关爱、青年志愿服务、低碳环保与科技赋能。在门口公示栏上,清晰预告了东浜居民区次月的服务内容、具体时段及服务单位,方便居民按需参与。
走进驿站,急救药箱、便民雨伞、老花镜、免费无线网络及充电设备等一应俱全,切实解决居民日常应急需求。这里还专门设置了“邻里书籍共享角”,为居民提供闲置书籍、手工作品交换平台;墙上展示的志愿者风采照片,生动记录了社区互助友爱的温暖瞬间。“我们将从‘小小驿站’出发,每月都会组织开展联合接待行动,推动这里成为社区党建联建单位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广阔平台。”周佳表示。
据介绍,东浜居民区将全面推行“居民点单、居委派单、团队接单”的闭环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各单位专业优势,精准响应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阵地揭牌当天,物业公司、社区商铺、公益组织等多家社区单位被正式授予“五色”志愿者服务团队证书,各单位现场签署党建联建协议,并逐一认领了驿站服务需求清单。
通过前期对居民的意见征询,一场汇集多方力量的便民市集在揭牌当天热闹展开,将居民的心声迅速转化为了行动。现场,东浜居民区“三驾马车”联合城管、民警开展联合接待,同步提供物业咨询、家电维修、免费理发、爱心磨刀、公益蔬菜赠送、金融反诈宣传等多项便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物业服务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保安、保洁、保绿‘老三样’,像今天这样的便民活动,就是希望吸引更多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让服务更具亮点、更有温度。”新华物业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宋慧鹰说道。
记者了解到,东浜居民区近期同步推进健身点设施升级、新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并通过“物业+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社区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多方联动协作、整合共享资源,这里正不断拓展“服务惠民”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部分图片来源于东浜居民区
撰稿/摄影:李妍蕾
编辑:史焕焕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