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圈闹市到居民小区,天山路街道不断织密平安建设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11-27 信息来源:上海长宁

以打造“韧性安全街区”为核心目标,天山路街道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用绣花功夫织密平安建设安全防线,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二元”结构在天山路街道尤为明显,商圈较为集中,逢节假日,客流量较大,保障辖区的平安稳定被摆在重要位置。天山路街道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依托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推动“人防、物防、技防”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了“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大家眼中,一抹抹橙色格外亮眼,有了他们的昼夜坚守,从街头巷尾到社区角落荡漾着温暖和感动。平安志愿者们早出晚归,用一次次细致的巡查巡逻与秩序维护,争做守护辖区的“流动哨兵”、群众身边的“安全卫士”。



除了热心的平安志愿者,天山路街道还汇聚多元力量,聚焦商圈闹市、人行天桥、轨交站点、标志性建筑等重点区域,有序有效筑牢安全“防护网”。


其中,金虹桥警务站的建立为金虹桥国际中心楼宇发展的安全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配备有一名民警和两名辅警专职驻站开启全天守候,如今,金虹桥警务站在做实日常巡逻防控、用好群防群治力量的基础上,强化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并首创制作《违法风险告知书》,进一步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由金虹桥警务站牵头组建的金虹桥平安商户联盟已有3支群防群治队伍,从最初的50人增加至现在的200余人。随着街道平安办和派出所定期开展培训,这些群防群治队伍发现风险隐患的敏感性和先期处置能力逐步增强,警民协作的默契度和协调性大幅提升。


“二元”结构特征令天山路街道一些小区成为群租现象的高发区,加上群租往往隐秘性强、易回潮,导致居民意见很大。



如何才能精准破局?天山路街道主动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从逐项分析群租发生的发现方式、群租形态等,到制定《天山路街道关于住宅小区“群租”治理工作方案》,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态势,有效打破了单打独斗的治理困境,实现了从解决“一件事”中提炼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并向解决“一类事”转变。


推动“未诉先办”,形成居民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机制,天山路街道把随时启动联合整治的权限赋予居民区,如此一来,源头治理的成效就更加明显了。与此同时,整治周期也从原来的7—15日压缩至5日内,确保“发现-告知-整改-核查-强治”链条紧密衔接,有力提升了群租整治效率。


发现一处及时整治一处。随着工作机制的系统推进,群租整治工作已形成“协同联动有力、处置流程高效、源头管控扎实”的格局,助力辖区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社区环境。



说起反诈宣传工作,天山路街道构建起“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全域覆盖的反诈宣传矩阵,亮点频出。今年,天山路街道反诈中心积极用好大数据平台,结合大数据筛选,针对各类重点电诈易感人群,通过微信朋友圈广告分类精准投放相关反诈视频和文案,次均投放10200余人次,戴好反诈“金钟罩”。截至目前,天山路街道的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立案率保持双下降,未发生宣传后被骗情况,切实增强群众的防范能力。


立足服务民生之本、守护辖区和谐稳定,天山路街道敢于创新,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凝聚共治智慧,激发多元力量携手共筑基层平安的热情,努力答好平安天山建设民生答卷。



图片来源于天山路街道

撰稿:闫   漫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