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立法征询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5日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对于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联动多方,围绕《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开展多场立法征询会,邀请专家学者与社区居民一起建言献策。
一、持续发挥“国沪联动”品牌效应
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联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参政议政促进委员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长宁区委依法治区办、长宁区司法局、虹桥街道司法所开展专场立法征询,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天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海嵩,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金缨,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玉霞,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主任计时俊,长宁区人大代表、长宁区人大法制委、监司委主任委员汪玉萍,长宁区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潘静波,上海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裴莹以及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学生代表、长宁区司法局、虹桥街道等工作人员参加,围绕普法主体部门和普法对象范围、培养公众法治意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保障监督等内容开展了热烈讨论。
二、直通立法联络站共汇民意
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还先后走入安东、虹许居民区立法联络站,听取辖区居民们的意见建议。“应当明确列举老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农民、学生、务工者等弱势群体,对他们进行普法”,“对于少数民族,要结合其语言、文化和习俗开展法治宣传”,居民们聚焦保护困难弱势群体、明确行政机关普法主体责任等方面,从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中总结了许多意见建议。“如今大家吵架不会动手,有矛盾会去法院”,居民们在肯定法治宣传教育切切实实地让群众“遇事找法”的同时,也对法治宣传教育在基层的落实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作为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参政议政促进委员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首次联动,此次立法征询持续发挥了“国沪联动”的制度优势,延伸了征询触角。而立法征询的意见反馈,也成为了联动基层法治观察的宝贵素材,对于法治宣传教育等基层治理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