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营商IN虹桥|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7日
虹桥街道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成长。近年来,我们通过“虹桥下午茶”等品牌活动,搭建起政企连心桥,促进各方资源共享。今年,街道微信公众号特开设“活力营商IN虹桥”专栏,报道一批高品质、有特色的重点企业,以开放平台凝聚合力,以贴心服务助力发展。我们也诚邀企业与虹桥携手共进,共赢美好明天!本期我们一起聚焦
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
一、百年船级社技术创新,赋能多领域综合体系
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是挪威船级社集团在中国地区的总部。作为全球领先的风险管理与保障专业机构,挪威船级社自 186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技术创新与行业标准制定为核心驱动力,业务网络覆盖 100 余个国家。在海事领域,其作为世界顶尖船级社及海事业权威咨询机构,持续推动船舶与海工装置的安全、质量、能效及环境绩效提升。凭借百年积淀的专业知识与全球经验,挪威船级社构建了贯穿海事、能源、汽车、医疗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体系,涵盖入级认证、能源咨询、体系管理及数字解决方案,成为可持续发展与技术革新的重要赋能者。
挪威船级社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emi Eriksen说:“在日益两极化和信任下降的时期,管理风险和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信任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这推动了我们服务的需求,以及我们15000多名员工的独特专业知识,这在我们强劲的财务业绩中也有所体现。我们正在继续增强在船舶入级和帮助客户应对能源转型的服务中的领先地位。我们在网络安全、数字健康以及工业应用中安全使用人工智能等领域显著增加了影响。”
二、跨时代战略布局,深耕中国本土市场
挪威船级社与中国的渊源始于1888年,其在厦门设立首个办事机构,开启了服务中欧商船的历史。1979年改革开放后,公司紧随中国经济腾飞步伐,深度参与本土造船与航运业的高速发展。2000年,大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至上海长宁区成立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标志着本土化进程的深化。如今,挪威船级社在大中国区20个城市设立32个办事机构,逾千名专业人员为多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技术研发领域,公司先后于 2019 年成立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欧洲外首个研发机构)、2021年设立海事智能中心,助力中国海事业数字化与脱碳转型。
2022年组建液化气运输船、散货船等专家团队,强化对高端造船业的技术支撑。年均40余项与船厂、船东的联合开发项目,彰显其深耕本土创新生态的战略决心,使大中国区成为挪威船级社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发展区域之一。
三、从区域帮扶到人才培育,政企携手共筑社会责任新图景
作为扎根长宁区的跨国企业,挪威船级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多维公益生态。在扶贫助困领域,连续多年支持长宁区虹桥路街道在云南红河州的帮扶项目,助力区域均衡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通过上海慈善基金会捐款100 万元,支援上海医疗队驰援武汉,展现危机中的快速响应能力。
在人才培育层面,公司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设立奖学金,聚焦品学兼优学子的培养,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技术赋能与公益实践双轮驱动,挪威船级社持续深化“本土化”与“责任化” 的品牌内涵,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同参与者。
四、锚定数字化与绿色转型双赛道,启航新征程
面对全球产业变革,挪威船级社以技术前瞻性布局未来,将继续依托上海的区位与创新优势,强化人工智能、数字解决方案及替代燃料技术的研发转化,助力客户应对碳中和、数字化转型等全球性挑战。在海事领域,公司将加速推进智能船舶、绿色航运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支持中国造船业向高端化、低碳化升级;在能源、交通等多元领域,通过体系认证与可持续发展咨询,赋能各行业构建韧性供应链与绿色生态。
作为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的全球标杆,挪威船级社将持续深化“中国方案”与“全球经验”的融合,以开放合作姿态引领行业变革,在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双维度上,书写全球化与本土化深度协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