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场馆管理中心 (上海国际体操中心) 下属公共体育场馆简介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19日



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整体改造工程项目(在建)简介

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坐落在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777号,建成于1997年,是上海举办第八届全国运动会重要场馆之一,也是长宁区唯一的公益性综合体育场馆。为了积极响应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我国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提升上海市承办高级别专项赛事能力,进一步引进有影响力的赛事,按照上海市体育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整体改造项目于2017年正式启动,预计2024年底竣工。

 

作为长宁区重点项目之一,体操中心整体改造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322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7121平方米(其中:地上33105平方米,地下84015 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152825.42万元。本次改造工程极大地利用了有限土地资源,在同一建筑体内复合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文艺演出、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增加了大量为市民服务的公益性用房,加之建设过程中低碳绿色技术的运用,极好地响应了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要求,符合城市更新内涵提升、有机更新的发展理念。

项目将建成一个地上3 层、地下4层的综合性建筑。地上一、二层为能满足最高级别体操比赛要求和兼顾高层次文化演出要求的体育场馆,拥有固定座席3625座,最多可容纳5611名观众(含活动座席),三层为小比赛馆,不设固定看台,最多可容纳人数约1170名。地下一、二层主要为体育健身用房、配套管理用房等,地下三、四层主要设置停车功能,另设置部分设备用房、管理配套用房、比赛服务用房等。

 

体操中心主体建筑设计上仍保留对原有体操中心的记忆传承,建筑造型是纯净大气的水晶球、夜明珠。白天好似朝阳,象征长宁体育文化事业冉冉升起,蒸蒸日上。夜间配以幕墙LED灯光,把比赛场内运动员竞赛的精彩场景呈现在球体的表面,成为浦西一颗通透闪亮的夜明珠,与浦东东方明珠遥相呼应。同时融合海绵城市、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整个设计将小比赛馆与大比赛馆上下叠加,场馆布局在有限用地内向空间发展,为今后的运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除满足体操、篮球、排球、手球、拳击、武术、柔道、跆拳道等体育比赛和体育训练之外,也可作为文艺演出、会议、新闻发布、社区群众活动等多功能使用,打造为集竞赛演艺、全民健身等多方位立体叠加的综合体育馆。体操馆前设置下沉体育休闲广场、室外篮球场、体育雕塑、休憩庭院等以增加体育休闲、服务的场所,烘托全民健身氛围。


 

改建后的体操中心将改善居民身边的文化体育公共活动空间,扩大公共文化和体育产品供给,打造长宁全民健身休闲新亮点。


长宁网球场简介

长宁网球场是隶属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场馆管理中心(上海国际体操中心)的一家功能性业余训练场馆,位于华山路1038弄173号。占地面积2672平方米,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其中网球场地面积1512平方米,设有3片双打网球场。

 

长宁网球场建于1957年。1966年、2000年和2019年先后经历三次较大改造。具备长宁青少年网球项目业余训练,区体教融合,增加市民体质健康,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功能。长宁网球场在提供青少年业余网球训练的同时,长期对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网球运动服务。可承接机关、企事业单位、协会等组织的网球比赛。



 



长宁温水游泳池简介


长宁温水游泳池是隶属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场馆管理中心(上海国际体操中心)的游泳健身场馆。温水池位于愚园路1041号,距离地铁二号线江苏路站仅200米。其建筑面积1646平方米,内设一个25×15米室内标准池和一个9×4米娃娃池,环境幽雅,水质清澈,水温四季保持26-28℃之间。泳池内配备了专业的救生团队和应急照明、AED、急救包等救生设备。

 

温水池一年四季向市民开放,承担着培养优秀游泳后备人才、开办各类学会游泳班、普及游泳技术、传授游泳专业知识等任务。温水池每年积极开展长宁区中小学游泳运动的普及教学活动,承办各类游泳比赛活动,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在全市游泳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