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帮扶让边疆群众更有“医”靠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9日
近年来,长宁区积极开展与云南省绿春县“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围绕长期困扰边疆群众的就医贵、就医难问题,绿春县积极完善结对帮扶关系,“组团式”帮扶队队长徐雪亮担任县人民医院院长,其余4名担任各科室主任。绿春县用活这批医疗帮扶干部人才资源,推动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全面重塑。今年以来,全县依托“红河奔腾”医疗卫生人才专项招引及县域医疗卫生人才招聘等平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55名,补齐边疆医疗人才短板。
培育青年医师
绿春县人民医院采取上海派驻专家带队的“师傅+徒弟”“帮扶团队+医院团队”等帮带机制,开启“明日之星”行动。由“组团式”医疗团队专家带动当地专家,共同担任“明日之星”带教导师,动员院内青年医师积极报名参与,通过“打擂台”择优选取培养对象,最终确定了14位带教导师和23名“明日之星”。同时,县人民医院选派22名医务骨干到上海长宁区进行“双向”培养,着力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实现绿春医疗人才“不断档”。
稳定医疗队伍
充分发挥上海派出医院的资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组建培训教师团队,赴绿春进行考前培训,进一步提高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证的考试通过率。此外,关心关怀员工职业发展方向,坚持谈心谈话制度,推进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以推动绩效改革为抓手,提倡多劳多得、有劳有得,逐步提高非在编人员待遇,切实稳定医疗人才队伍。
提升专业水平
绿春县人民医院借助上海专家的优质资源,通过增设专家门诊坐诊、教学查房、业务讲座、手术示教、骨干医师培训等多种形式,助力医院提升医疗水平。如今,该院突破了首例颌面部下颌骨多发骨折的成功固位;成功开展首例胎位外倒转术、首例心脏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在“组团式”帮扶专家的指导下,该院在口腔、妇科、眼科、心内科等领域医疗水平大有提升,被评为“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