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哈密路院区启用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7月15日,上海市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哈密路院区启用仪式暨智能药物青年学者沙龙活动在同仁医院教学中心举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广中,长宁区副区长顾洁燕,长宁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刘于朋,区卫健党工委书记江平,区科技委副主任吴俊义,上海交通大学前沿创新研究院院长、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瞿叶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处副处长郭崴,同仁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骏,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同仁医院的院领导、专家,青年科学家代表、合作企业代表等参会。启用仪式由区卫健委副主任张戎主持,青年学者沙龙环节由同仁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盛慧明主持。
启用仪式上,马骏院长表示,医院多年来重视医工交叉工作,与多所海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广泛合作,重点实验室哈密路院区的启用标志着同仁医院在“医工交叉、创新驱动”战略中迈出了关键一步。随着上海市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各项建设工作推进,医院的医工交叉工作逐步从“萌芽探索”迈向“深度融合”,成为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长宁区委、区政府、交大校本部和医学院的关心和支持下高效推进,充分体现了多方协同、资源整合的强大合力。未来,实验室将依托产学研管协同创新机制,加速前沿技术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医疗技术革新,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顾洁燕副区长表示,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的获批与落地,不仅是同仁医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长宁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标志着上海在柔性医疗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坚实的一步。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通过打造集科研与交流一体的国际化平台,在基础科研和医学领域,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通过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联合探索科学未知,攻克科学难关,为我国乃至全球柔性医疗机器人领域科技进步贡献更多的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杨广中院士、顾洁燕副区长等领导嘉宾为哈密路实验室按下启动手印,标志着同仁医院在高端医疗装备研发与智慧医疗生态构建方面迈入新阶段。
启用仪式后,举办了智能药物学术沙龙,来自该领域的四位首席科学家张健教授、陆绍永研究员、庄友文研究员及程曦研究员分别围绕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蛋白质动态结构与功能预测、阿片受体精准药理学及人工智能糖类药物设计等前沿课题作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就智能药物与柔性机器人技术的协同创新展开深度研讨,为未来医疗科技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杨广中院士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长宁区政府、同仁医院对于实验室的高效筹建工作,他表示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柔性医疗机器人是重要“连接器”,以柔性医疗机器人作为载体可与各科研团队广泛开展合作。与AI药物设计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有望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新药研发、临床诊疗与工程技术的深度整合与协同创新。
上海市柔性医疗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教授领衔,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多学科领域创新交叉融合建立的新型研发中心,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协同应用示范基地。实验室坚持实施开放、共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柔性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原始创新发展,促进精准诊疗与健康管理范式的提质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出发点,围绕领域的前沿科技发展与临床问题目标,整合跨学科资源,建设“创新技术平台”“临床应用平台”“产业转化平台”三大平台和高水平人才引育的核心支撑体系,构建涵盖技术攻关、临床验证、产业孵化及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