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上了年纪的女性爱长肚子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5日


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50岁,但真相是,临床上40岁以后,停经超过1年,排除怀孕就可以诊断为绝经了。40岁,是个坎儿。随着更年期的到来,肚子上的“游泳圈”越来越大、双下巴开始出现、皮肤变得松松垮垮……

为啥更年期一到,很多人曼妙的身材就不再了呢?

 

胖瘦和雌激素的关系

女性体型的塑造离不开雌激素水平,雌激素除了主导女性的第二性征发育外,还和脂肪的分布密切相关。

 

雌激素通过作用于雌激素受体(ER)发挥效应:一方面它作用于下丘脑,而下丘脑是协调人体食物消耗、能量消耗、体重的重要中心,与食物摄入以及饱腹感等有关,相当于“总司令部”;另一方面,雌激素作用于脂肪组织,在两性脂肪分布差异中起主要作用,就像指挥官一样把脂肪在全身的分布“安排”得明明白白。此外,雌激素与胰岛β细胞内的ER结合,可以增强胰岛素的合成以及减少脂肪酸和脂肪的生成等,从而影响我们的糖脂代谢。所以说,能量消耗、脂肪生成与分布都和雌激素这位“大佬”息息相关。

 

雌激素缺失影响体型变化

更年期女性体型的变化,其实是年龄增加与激素变化双重打击影响的结果。

 

雌激素与受体结合,可以“指挥”选择性促进内脏脂肪分解,抑制皮下脂肪分解。而到了更年期,我们的雌激素是在走下坡路的,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脂肪从皮下转移至内脏,肉眼可见地由四肢转向腹部囤积,所以肚子会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能量消耗减少,新陈代谢慢了,更容易发生脂肪堆积。因此,更年期的体型变化以肌肉减少、脂肪增加且向中心分布为特点。

 

真相很残酷是不是?别急,更残酷的还在后面。

 

雌激素缺乏还有哪些隐患?

雌激素的缺乏,不仅会导致肥胖的发生,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他各种隐患。

1、热热热

这是典型的更年期症状(血管舒缩症),比如潮热、盗汗等,这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不同个体症状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大多数严重的血管舒缩症状在末次月经后1-2年出现,通常持续约4-5年,约10%的病例症状持续超过12年。

 

2、私处总是不舒服

雌激素缺乏会导致泌尿生殖的萎缩,出现分泌物减少,阴道干涩、疼痛,性生活不适,性欲下降甚至性冷淡。部分女性还会出现反复的阴道炎症和尿路感染。

 

3、骨量丢失甚至骨质疏松

雌激素对维持骨量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得骨组织吸收作用增强,骨的吸收大于骨的形成,会引起骨量丢失甚至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

 

4、睡不好、脾气差

比如失眠、多梦、焦虑、抑郁、心情低落、爱发脾气等精神、情绪变化。

 

5、离心血管疾病更近

雌激素缺乏会导致新陈代谢率降低,增加向心性肥胖只是“表象”,更严重的是会导致糖脂代谢异常,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当然,也不用太紧张,这些症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或者即便有小小的不适也不会影响生活。

 

但是对于更年期症状明显、有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表现、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的姐妹,建议到更年期专科门诊进行系统评估,没有激素补充禁忌证的患者,可以接受规范的激素补充治疗,并长期随访。而且激素补充治疗的时间窗在绝经10年内或年龄<60岁,记得抓紧时间。

 

至于有碍美貌的肥胖,其实就是要依靠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16个字。进入更年期,要做到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摄入量,要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低糖。适当补钙、多晒太阳,推荐1000mg/天。推荐每周中等强度的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约30分钟。若运动随着心情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需要长期坚持。

 

本文摘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微信公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