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树木修剪“新动力”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近日,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收到了一件来自虹桥中园周女士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表扬工单。周女士对城运中心工作人员及时督促并指导物业进行绿化修剪表示感谢,称赞其不仅解决了困扰居民十余年的采光问题,还妥善保留了树木绿化。这一高效、彻底的解决方案,得益于街道在2024年对住宅小区绿化修剪工作的积极探索。此外街道积极响应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推进热线诉求从解决“一件事”提升为办好“一类事”。

2024年程家桥街道陆续收到多位居民通过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小区内大树过高,遮挡阳光,甚至存在树枝拍打窗户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城运中心接到投诉后,在部分老旧小区的开展了隐患树木排查、绿化修剪工作等。通过前期实地踏勘和走访物业,工作人员发现,许多小区存在大树长期未修剪的问题,导致遮光、虫害频发,部分树木甚至存在倒伏风险。

发现小区绿化修剪工作面临三大难题:

一是“不会修”。多数物业缺乏常规修剪意识,且专业知识不足,未能按物业合同及时履行修剪义务。部分老旧小区物业费较低,物业服务标准不高,合同中甚至未涵盖大树常规修剪内容。

二是“不敢修”。大树修剪需要使用登高机等大型设备,租赁费用高昂;同时大量修剪产生的“绿色垃圾”清运成本较高,物业和业委会往往因费用问题不敢轻易启动修剪工作。

三是“不愿修”。部分扰民大树需进行回缩修剪,但此类修剪必须经过业主征询程序,需获得2/3参与业主中的1/2同意。靠近树木的居民因受干扰要求修剪,而远离树木的居民则认为无此必要,导致意见分歧,征询难度大,最终各方均不愿推动修剪工作。

为解决这些问题,城运中心决心从根源上推动住宅小区绿化修剪工作,探索长效解决方案。

不会修?专业导则来帮忙!

近年来,居住区树木修剪工作愈发收到市民关注。部分市民或有疑惑:“身边的树木,谁能来修剪”“若小区树木影响住户日常生活,业主应该怎么处理”。为此程家桥街道联合专业养护单位,制定了《程家桥街道社区树木常规修剪导则》,该导则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各物业和居民区发布,指出在居住区修剪树木,要遵循“业主自愿、依法依规、专业指导、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旨在普及大树修剪知识,提升物业常规修剪意识,帮助物业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地开展日常修剪工作,为社区推动绿化回缩修剪征询工作奠定基础。导则内容涵盖修剪前的准备、修剪步骤、注意事项、常规修剪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等,并详细介绍了香樟、水杉、棕榈等小区常见树种的修剪方法,为物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有效预防“小树不修,大树扰民”的问题。

不敢修?压缩成本解难题!

树木修剪中还有一笔“经济账”不得不提,不论是“精修”还是“粗修”,修剪树木费用不菲。而这些费用,大都是从公共收益经费中支出,要在本就不宽裕的经费里挤点出来修剪树木,着实有点难。程家桥街道借鉴兄弟街镇的优秀做法,鼓励有需求的物业公司进行集团化采购,尤其是修剪施工方,以压缩修剪成本。此外,城运中心还倡议辖区红色物业捐赠了一台树枝破碎机,可将修剪下来的树枝就地粉碎。一棵大树常规修剪产生的枝条,通常可在3至5分钟内完成粉碎处理,既减少了绿色垃圾的运输成本,又将其转化为天然肥料,推动大树修剪工作更加高效、节约、环保。

不愿修?街道协调促共识!

采取什么样的修剪方式核实,市民意见不一,公说公有礼,婆说婆有理,争论不休。街道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邀请绿化修剪单位专业指导,居委会与居民代表协商沟通,就引发矛盾冲突的修剪方式进行讨论,研究制定修剪方案并公示。街道城运中心梳理了辖区28个小区与16家物业企业间的物业合同,根据合同签订情况分类部署工作。对于尚未签订新物业合同的小区,要求物业尽快与业主大会完成合同的续签,并在合同中对大树修剪作出明确约定;对于在合同期内已明确大树修剪责任的小区,要求物业向业委会提交常规修剪工作方案,并按合同约定落实修剪工作;对于物业合同未涵盖修剪责任的售后房小区,则要求物业拟定常规修剪工作方案,报业主大会征询通过后实施。同时,街道通过细化售后公房物业服务一体化激励机制考核,督促各物业按导则要求履行修剪义务。

截止目前,程桥二村、新程小区、宝北小区、 春花苑一期、虹桥路2222弄、兰馨公寓、新旺朝公寓等存在扰民大树问题的小区均已完成回缩修剪工作。下一步,街道将继续监管好物业完成合同中大树修剪内容的补充约定,制定好小区大树常规修剪的日常工作方案并加强日常巡查,帮助物业逐步建立大树常规修剪意识,共同推进程家桥街道住宅小区绿化修剪工作,在社区树立小树不修、大树扰民的共识,推动常规修剪的经常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