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融资难题,助力企业发展——长宁区财政局“长宁企业贷”探索服务企业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9日

20201028日,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企业发展,区财政局在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支持下,设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服务基地,推出特色金融产品——“长宁企业贷”。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区财政局把推进“长宁企业贷”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多措并举做好稳商、留商的服务企业工作。“长宁企业贷”运作一年来,截至今年10月,长宁区政府担保企业贷款余额达10.36亿元,惠及企业341家,增幅始终保持全市前列,较去年同期受惠企业户数与累计贷款金额均实现翻番。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服务品牌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区财政局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锐气和开拓创新的勇气,进一步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协调优势,找准政策性融资担保助力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近”“走深”“走远”打造财政服务新品牌。

“走近”,送政策。今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基地”窗口入驻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优化形成“一册告知”、“一网申报”、“一窗对接”、“一次审核”贷款服务新模式,并完善咨询热线,确保工作日无缝对接。依托营商中心企业聚集的优势,开设重点产业专场融资培训,定向传递小微企业担保政策。

“走深”,强联系。在巩固原有区产业部门和街镇、园区推荐模式的基础上,下半年打破常规,主动作为、联动多方,不仅“点对点”短信推送政策信息,还通过看报表、访机构、走企业等方式,全方位开展摸排、挖掘,切实了解全区企业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通过对7000多户企业进行层层筛选,又梳理出基本具备“长宁企业贷”准入条件且有资金需求的企业100余户。

“走远”,促发展。“长宁企业贷”重点支持和服务长宁“3+3”产业政策,包括区域内航空服务、智能网联、时尚创意等三大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和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有融资需求的优质企业,特别是科创型中小微企业。除了发掘优质企业特别是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中小微企业,“长宁企业贷”还对标国家、市区有关重点目标任务,在支持乡村振兴、服务民心工程等方面发力。

探索机制创新,政策赋能发展

区财政局在服务企业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围绕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产品“长宁企业贷”,探索金融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新实践。

探索“供应链”。在走访服务大企业的过程中,向其下属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推荐“长宁企业贷”特色金融产品。已成功为春秋航空下属上海春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仲利国际下属利雄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达成担保贷款意向1500万元。

探索“保民生”。跨前服务,主动发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实施中有资金困难的企业,帮助获得融资支持,解决其资金周转燃眉之急;加强宣传推广,积极促进企业与银行的直接对接;结合“双创”工作走访园区和众创空间,落细落实“长宁企业贷”服务民生、支持“双创”工作的各项举措。目前,1家加梯企业已获得300万元的银行授信,另有2家加梯企业1500万元的贷款额度正在报批中。

探索“优服务”。优化服务,积极对标国家、市区有关重点目标任务的优质企业融资需求,例如支持长宁助力乡村振兴标杆企业上海穆驰实业有限公司的“彩云绣娘”品牌等;为风投公司下游实体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如芝麻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办的中宝元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

丰富担保形式,优化营商环境

秉持固商、安商、留商的服务理念,区财政局积极会同金融部门打好融资服务“组合拳”。

在“固商”上下功夫,坚持服务前移,当好惠企政策“传声筒”。巩固招商引资成果,对接服务好新落户企业,助推担保贷款政策惠及新入驻企业。如:乐芙兰是去年从南京迁至长宁的企业,我们第一时间走访宣传,帮助企业对接银行获取了900万元的资金支持。在了解到企业目前还存在1100万元的资金缺口,主动沟通对接,用足用活政策为企业缓解融资压力,使企业对在长宁发展充满信心。

在“安商”上下功夫,实行定期回访,做好企业发展“办事员”。全流程关注企业运营,了解担保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帮助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如:纽士兰新云(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长宁发展多年的跨境电商,去年通过“长宁企业贷”已为企业解决了1000万元的资金需求。今年回访中了解到企业新增融资需求,单纯通过“长宁企业贷”无法满足,区财政通过扩展政银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长宁企业贷+”组合金融产品,尽可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在“留商”上下功夫,紧盯重点企业,送去企业经营“及时雨”。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畅的企业给予帮助。如负责经营管理“鼎泰丰”的上海广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外资大型企业,因疫情遭遇融资困难,且去留不定。区财政局抓住难点、突击重点,紧抓最能解决企业困难的担保贷款工作,在企业无法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下,努力推介不同商业银行,想法设法帮助企业渡难关。

今后区财政局仍将继续创新思路,围绕优化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加力提效让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助力提升长宁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稳存量,加强对在保企业的跟踪管理和服务,稳定企业融资预期;扩增量,采取“线上+线下”宣传双模式扩大政策知晓面,研究充分利用有效奖补机制等,提升政策落地效果;聚合力,加强部门、政银之间的联合联动,创新多元产品组合,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