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数字长宁”优势 推进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3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有关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制定推广会计数据标准,解决电子凭证“接收难、入账难、归档难”等问题。去年,在全国开展的“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中,长宁区财政局以“双平台”(行政事业单位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辅助平台、中小企业电子会计凭证智能区块链归档平台)在区内企事业单位电子会计凭证规范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为案例,入选为上海市唯一“政务财务服务平台”试点单位,并顺利完成试点验收。截至2024年5月底,试点已覆盖全区305家行政事业单位及289家中小企业,完成各类电子凭证采集处理15余万张,帮助试点单位财务人员节省7000+小时工作时间。

一是科技赋能、应用创新。依托“数字长宁”政策孵化的高新软件企业适配升级“双平台”,平台基于区块链、数字身份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兼顾数据安全、身份隐私安全等重要环节。积极响应市政府区块链发展战略,与上海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合作,将区块链底层服务创新应用于电子凭证全流程管理环节的存证溯源,该应用场景作为中央网信办国家级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上海地区的重要项目,已通过终期评估验收

二是分批试点、逐步扩围。按“探索-总结-优化-推广”的闭环模式多梯度分类推进试点。在行政事业单位领域先行先试,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辅助平台”常态化应用。其次,按业务规模及信息化水平分类推进企业试点应用“中小企业电子会计凭证智能区块链归档平台”。通过试点单位的示范引领带动,梳理总结试点成功经验,优化方案,逐步将试点成果向全区更多中小企业普及。

三是注重实务、优化服务。针对不同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差异,研发聚合式电子会计凭证公共服务接口,满足全种类凭证文件的解析验证及入账文件生成,允许企业在自有内部系统上进行接入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这一模式已与上海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九华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区内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合作落地。

四是强化指导、加强沟通。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宣传培训,使试点单位全面熟练掌握系统软件操作方法。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与试点单位的沟通交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听取试点单位意见建议,及时解决问题、优化平台功能、提升使用体验,从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双平台”运用,实现改革平稳过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