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实施四周年】长宁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9日

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4周年之际,全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区分减联办会议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相关的宣传实践教育活动,推进垃圾分类“新时尚”。

区委宣传部(文明办)

区绿化市容局

6月29日下午,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和区绿化市容局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联合举办的“2023宁聚慧·从‘垃圾分类’到‘无废城市’”活动来到虹旭居民区“无忧谷”,邀请各界人士共议垃圾分类,推动新时尚再上新台阶。

活动中,嘉宾们结合自身工作与垃圾分类的联系,介绍了自身如何参与到垃圾分类“新时尚”中,并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垃圾分类这些年来城区变化。交流过程中,嘉宾们以长宁作为样本,分析了如何让垃圾分类从一件“麻烦事”变成日常的好习惯,对于今后工作如何更好地协同发力,精准施策。

房管局

区房管局积极指导全区各物业服务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美丽家园”宜居生活的新时尚。

各物业服务企业进一步主动与属地街镇、居委对接,开展了各类主题宣传活动,继续引领广大居民朋友们固化垃圾分类意识和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做到主动分、习惯分、精准分,成为垃圾分类的示范员,并引领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新程物业对接上航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作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资料,让居民们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瑞创物业作为住宅、非居等多业态物业企业,不仅在小区内开展垃圾分类宣导活动,加强了巡查频次及人员监管力度,及时纠正不文明投放行为;同时,创新互动小游戏讲解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标志,指导小区居民正确实行垃圾分类。针对园区内客户生活、工作的时间等特性,对垃圾厢房开放时间做了相应调整,特别是将原来末端垃圾分类调整为垃圾源头分类,实现办公区域个人垃圾桶全部撤除,养成了企业员工、物业员工良好的生活习惯。

城管执法局

各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辖区内多个部门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专项整治工作。执法队员根据辖区网格化划分,以班组为单位对辖区内所有沿街商铺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四分类桶设置等情况,借助“一网统管”工作模式,在工作中实现与多部门信息双向告知、管执联动工作制度,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执法管理的全链条化,推动执法检查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实现常态化。执法队员耐心解释法律条款,与商家一同寻找整改方法。

深入辖区各居民区,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平台,对居委开展垃圾分类普法宣传活动,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督促物业管理为主、劝阻引导居民为辅”的垃圾分类执法模式,有效树立居民垃圾分类理念,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对辖区内的沿街商铺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餐饮店铺是否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做好分类投放。

检查发现部分餐饮店铺存在干湿垃圾混投行为,对此执法队员责令店铺负责人立即落实整改,对未设置垃圾分类容器的商铺限期整改,督促其配齐收集容器,合理设置投放点,并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对于当场拒绝整改的个人依法立案查处。

天山街道

6月18日,凝聚“井”治街区“新”力量 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天山路街道“新”力量低碳街区行暨活力之夏文体活动圆满举行。

现场,低碳生活新时尚8大项目正式发布。虹桥南丰城、海棠公益、小爱萌宠等8家辖区重点企业、社会组织代表主动参与项目认领。联盟代表强雯向商圈白领、居民作《低碳生活新时尚》倡议,号召广大居民自觉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从身边小事做起,带动身边人,营造“低碳新生活”的良好氛围。

为提高居民群众对低碳环保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天山路街道正式发布了“15分钟低碳生活打卡路线”,现场还成立了由社区居民、楼宇白领、青年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组成的“井”治街区“新星”力量志愿服务队。

现场还举办了定向赛活动,定向赛以低碳生活新时尚理念为主线,全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设置了红色歌曲猜歌、生物多样性知识问答、文化融合知识问答、“自然侦碳”趣味题、变废为宝DIY、光盘脑力大比拼等妙趣横生的任务考验。

江苏街道

6月21日,位于愚园路上的岐山村社区市民园艺中心内热闹非凡,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这里开展,周边居民和白领在参与互动小游戏的过程中争当垃圾分类的宣传员。

除了现场开展知识问答,活动还设置了夹“水珠”、分类投掷、绘画涂鸦、签署倡议书等众多区域。针对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活动还在小区设置了一个旧物置换区,居民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在这里体验旧物置换、回收等一系列资源再利用活动,切实对可回收物的认知。

此次活动以趣味互动的形式开展,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模拟分类实践,更加深化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以及可回收物的最新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在社区居民中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北新泾街道

6月22日,2023年北新泾垃圾分类暨“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申亚时代广场举行,闲置物品跳蚤集市、废轮胎及玻璃瓶彩绘、垃圾分类倡言送祝福等丰富形式,吸引了街道辖区及周边社区学生、居民、志愿者等200余人积极参与。

本次活动以趣味和互动形式,大力传播“无废城市建设”的生态发展新理念,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街道特别邀请了来自辖区15个居民区的30组家庭前来参与,希望引导并激发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带动家庭和社会力量,鼓励每位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建立起“物品可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价值再生”的观念。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无废城市”宣传展板,北新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到场进行垃圾分类法治宣传,新锦华公司工作人员为居民科普可回收物的相关知识。

程桥街道

6月25日,程家桥街道开展了“文明缤FUN乐游园”暨“i吾”程桥文明实践日主题活动。

“光盘行动”宣传的互动体验区,志愿者在现场讲解光盘行动的意义,引导居民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在“垃圾分类环境美”宣传摊位前,志愿者正指导着居民进行一场“激烈”的“垃圾分类模拟战”。只见,居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代表着不同“生活垃圾”的乒乓球,慢慢地向不同分类的垃圾桶中移动,其实是对生活垃圾分类熟知程度的现场检验。“从施行垃圾分类开始,我就是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几年来,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位程家桥街道居民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今后在日常生活中还会继续做好这件事。

程家桥街道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并设定每月的25日为“i吾”程桥文明实践集中行动日,深入宣传文明居住、文明养宠、文明交通、光盘行动等知识,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华阳街道

6月28日,由华阳路街道主办的“三十而立再出发 垃圾分类正当时”——2023年华阳路街道垃圾分类宣传月启动仪式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四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在多媒体广场举行。 

来自武夷路MIX320、刘海粟美术馆、多媒体产业园、长宁八八、上海市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陶安小区六区的代言人们,共同宣读了《垃圾分类倡议书》,活动为十个居民区垃圾分类优秀志愿团队的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华阳路街道办事处分别与陶家宅居民区、华院居民区、华一居民区代表进行垃圾分类精品示范社区签约仪式。今年,华阳的路街道将进一步打造一批有特色、重实效的垃圾分类精品示范社区。

2023年,华阳路街道将率先在社区试点开展沪尚可回收项目计划,活动中正式发布了沪尚回收项目,开启华阳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科技化新篇章。

作为“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共同携手走过三十载的华阳人将继续协同发力,带领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见行见效、走深走远,为创建绿色华阳贡献自己的力量。

仙霞街道

6月30日下午,仙霞新村街道开展了“垃圾分类新时尚 绿色低碳我践行”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四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当下最in、最时尚的集市游园会形式开展。

活动现场宣读了垃圾分类倡议书,向垃圾分类志愿者代表授旗,仙霞城管中队宣讲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集市游园会设置了四个主题互动摊位,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垃圾分类投投乐,在游戏中考验居民分类知识,温故而知新;有偿回收猜一猜,了解可回收物品类及回收价值,培养居民节约资源好习惯;小区随处可见的香樟木树枝,巧妙制作成了一个个环保小木片,赋予了艺术价值,变废为宝;环保干花书签,留住花朵美丽的瞬间,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仙霞新村街道将持续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居民精细化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