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解暑良方——小宁绿道观察家举办“草本识趣,三伏天康养”科普讲座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刚刚入伏就迎来了大暑节气,民间素有“大暑不暑,五谷不鼓”之说,此时高温多湿的气候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也是人体养生的关键时期。为普及传统节气养生知识,小宁绿道观察家系列科普活动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草本识趣,三伏天康养”的科普讲座

现场,来自天山中医医院的主任医师结合大暑节气特点,从起居调养、饮食调理等方面为市民答疑解惑,并现场教学传统酸梅汤制作及薄荷防暑妙用。

大暑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节,但湿气也重,易引发“暑湿病”,此时养生重在“清补”与“防暑湿”。针对高温易导致的食欲不振,酸梅汤能生津开胃,还可缓解暑热烦渴,其原材料均可在中药房购得,自制更健康。现场市民纷纷记录配方,“小宁乐道”的志愿者还提前从中药房为市民们采购了药材,并准备了制作步骤说明,免费发放给参加科普讲座的市民。

除酸梅汤外,现场还推荐了薄荷的多种夏日应用。薄荷性凉,是天然的“清凉剂”,薄荷绿豆汤则能增强解毒功效。而将薄荷叶与橄榄油混合隔水加热,冷却后即成薄荷膏,涂在蚊虫叮咬处可止痒,随身携带还能提神醒脑。市民也获赠了一盆薄荷。

主任医师提醒,酸梅汤虽好,但胃酸过多者应少饮,薄荷膏孕妇及敏感肌肤者需慎用。大暑期间户外活动建议选在清晨或傍晚,并及时补充电解质。

此次讲座通过“理论+实操”的形式,让市民在互动中掌握实用养生技能。活动结束后,不少参与者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为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