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打造有“温度”的韧性社区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30日
城市发展越快,基层社区的“治理底色”就越重要。居委会、居民活动室是居民参加自治共治活动重要载体,居委会标准化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办事体验和社区形象。北新泾街道在居委会“两委”换届选举以后,一直考虑对辖区15个居委会的标志标牌、功能分区、办事流程、设施配置等进行统一优化,形成“小办公、大服务”的工作模式,进一步畅通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近日,新泾一村第一居委会的标准化打造,为这项工作拉开了帷幕。
背景
新泾一村第一居委会,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典型的老旧社区。居委会位于五层老公房底层,使用面积约200平方米,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储物室等功能布局不清,标识不明,办公环境比较局促,居民办事活动受到影响,成为此次“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试点升级的第一站。
实施
街道自治办与第三方合作机构“爱享轻居”多次到现场实地调研,对照北新泾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实务指导手册》,与居民区书记、主任一起沟通交流,测量各功能区域数据,定制物资设备,修改完善方案。居委会工作人员实行"区域责任制",居委会书记、主任带头,全员参与,分头进行。有的负责仓库整理,有的负责办公区域整理,有的负责居民活动室整理,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合作,在参与中加深了对居委会标准化建设的理解。
实效
新泾一村一居将在标准化工作推进基础上,继续加强在现场管理、制度建设、服务流程等各个方面的标准化设置。同时,北新泾街道也将会把新泾一村一居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居民区,切实提升社区管理“软实力”,让居民办事“找得到门、找得到人、诉求有回应、件件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