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昆虫屋、生态水池……新泾五村生境花园科普宣讲会上,他们聊得“火热”!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8日
阿拉小区的“生境花园”会是什么样子?家门口的“生境花园”怎么打造更嗲?2月15日下午,北新泾街道新泾五村居民区“吾爱家”居民活动中心迎来了一场生境花园科普宣讲暨设计方案意见征集活动。团区委副书记郭文瑞、北新泾街道副书记王骏宏、上海市长宁区低碳中心主任冒勤出席活动,厚朴可持续景观工作室负责人康晏、西延安中学生物科普点负责老师朱竹笛,以及居民代表等参加活动。
畅民意
齐心共建美好家园
新泾五村生境花园是北新泾打造绿色数字化韧性社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北新泾街道在共建慧居家园、共享品质生活中持续深入“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切实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创新动力,焕发治理活力。本次宣讲活动旨在科普绿色生态的知识,调研人居环境的需求,听取生境花园设计的民意,调动居民共建共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出北新泾街道在建设绿色低碳韧性社区中,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享自然,向未来。主题宣讲中,设计方展示了初步的设计效果图,从项目分析到设计理念再到下一步工作计划,讲解深入浅出,收获了居民们的赞叹连连。柿子树、昆虫屋、生态水池……一座集观赏、教育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境花园跃然纸上,令人神往。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生境花园的设计原理,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活动过程中,科普老师带着居民到户外开展“早春二月漫步寻芳”活动,顺着生境花园设计规划路径,实地讲解花园建成后的样子。
同时,活动就生境花园以及其中点位景点,向居民征集意见和名字。生境花园吾怎么看?侬怎么想?伊怎么说?……在活动中,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充分讨论,气氛热烈。社区的大朋友、小朋友们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把自己对生境花园的“心愿”写在建议板上,希望在设计师的帮助下,把满心期待的图景变为现实。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新泾五村“青年议事会”的揭牌仪式,青年议事会将配合业委会完成生境花园《居民公约》等管理制度的制订。
展亮点
携手共创科普基地
“通过家门口的生境自然,倡导居民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从中获得幸福感。”这是新泾五村生境花园建设的初衷,也是“吾享家生境花园”名字的由来。据了解,新泾五村生境花园占地面积750平方米,位于“吾爱家”居民活动中心东侧。在生境花园设计方案出台过程中,北新泾街道一直坚持将打造绿色低碳韧性社区的主题融合其中,希望既能通过生境花园建设,提升社区公共绿地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能通过特色韧性空间的打造,打造社区科普示范基地,提高社区自治管理水平。
据介绍,新泾五村生境花园有三个“唯一”性。一是区内“唯一”一个建在居民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边上的生境花园。外部是自然美景,内部是居民活动空间。居民可远眺可近观,极大拓展了居民对生境花园的感受度。二是区内“唯一”的阶梯生境花园。此处本来地势落差就较大,因此在设计时因地制宜,采用阶梯挡墙处理地形高差,滞留雨水、减少土壤颗粒和养分流失,保证植物生长和环境美观。三是区内“唯一”社校联手打造的生境花园,既是社区动植物栖息地,又是西延安中学的科普观察点。新泾五村生境花园还将种植柿子树、梨树等多种果实类树木,这里将成为鸟儿们的美食天堂。
生境及密境区
补充柿子树等本地浆果类植物,构建植物复合群落结构,尤其是灌木和地被,可以为动物提供水源。
科普及休闲区
引入多层次、多元化的户外科普设施,营造成为专门种植芳香植物的特色疗愈空间。
复合植物群落区
改善原有植物的种植位置和土壤营养,补充多年生草本植物,突出生境花园植物特点,让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安居有去处,宜居有保障,乐居有信心。
“可以种植一些有芬芳香味的植物。”“今后要对晾晒、遛狗等行为进行限制,不能破坏了我们的“桃花源”。”活动中,居民们共同憧憬着美好家园,还对生境花园的后期维护工作提出了建议。接下来,北新泾街道将持续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号召更多居民共同参与、共同打造“碳”出生机、“碳”享品质的“家门口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