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泾三村旧貌换新颜,居民幸福感UP!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6日

新泾三村始建于1985年,由新泾三村小区、馨晨小区和天山西路199弄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小区室内外管道老化、道路窄、停车难、公共活动空间少、体育设施陈旧、小区内商铺卫生差等问题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泾三村党总支在硬件上下功夫,借助精品小区改造和小区综合整治等契机,打造彩虹廊架、慢行步道,新增海绵工程景观点,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桩,不仅让这个快40”岁的老小区重获新生,满足了大部分老龄群体的需求,还为小区注入了社区治理内涵,小区内多处空间成为居民打卡地,自治共同体逐渐形成。

 

空间拓展变魔法

自治充电“玩起来”

公共空间不足一直是困扰新泾三村居委的“头疼事”。由于设计和居住年代都比较久远,小区内部主支干道非常狭窄,内部围墙死角和违章搭建问题更为突出,人车混行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小区全面拓宽道路、打通断头路,重新进行停车位划线,实现人车分离的同时新增了一条健身步道,小区道路焕然一新,不仅畅通了“生命通道”,也为居民提供了便利。通过整治死角区域和违章建筑,富余空间被灵活运用,小区内新增了数个中式休闲区域、1座建筑垃圾厢房,非机动车也有了专门的室外雨棚和自助充电区域。原有的生活垃圾厢房经过合并减少至8个,满足使用需求,也美化了小区环境。改造有“面子”,自然也不能少了“里子”。20213月,经过多方力量的提前协调,新泾三村室内废污水换管改造项目进场施工。8月完工后,小区近1800户居民在此次改造中获益,居民纷纷表示“以短期不便换长期安心,非常值得!”

公共空间得到拓展后,三村党总支积极抓住这次空间更新机会,在新空间中开辟了一处新能源车充电区,这一举动切切实实为小区电动车一族带来了福音。新能源车充电区有8个共享充电桩,提前预埋的8条共享充电桩专用管线,亦可满足居民日后的充电需求。20219月,新泾三村成功创建为2021年上海市充电桩示范小区。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充电桩,三村党总支专门召集电动车业主讨论使用方案,最终由物业公司在充电区域入口处加装出入闸口,并且开设微信群与业主紧密联系,积极协调车位使用、车辆停放。谁也没有想到,一个纯粹的共享充电桩会成为居民自治的成长载体,“共享充电”真正变成了“自治充电”。

 

休闲广场新地标

低碳社区“转起来”

借助架空线入地工程的契机,小区中心位置处公共厕所的化粪池和污水管道被移除,原本分为东西两块的区域合二为一,通过重新布局绿植花卉、修缮休闲亭、安装休憩座椅,为社区居民创造了近8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

休闲广场建成后,怎么利用成了居民们关心的大事,为了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新空间,新泾三村党总支利用社区三会平台,并借助外脑,沟通确定了休闲广场的设施建设方案。现在,走进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全新的体育设施、靓丽柔软的地面、彩虹色系的廊架……休闲广场大变样之后,太极拳、广场舞等小区自治团队成了这里的常客,坐在廊架下话家常也成了老人们约定俗成的事。这里已经成为三村居民的“打卡地”,自治之花正在这里酝酿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休闲广场改造时融入了带有智能滴灌系统的墙体垂直绿化、能快速排放雨水、避免积水的海绵工程,以及每天约产生27度电用于小区公共区域用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修建健身设施时,还引入了海绵工程理念,地面采用了更适合锻炼的铺装材料,好看并且更加实用。近1600平方米的海绵工程景观让新泾三村成了名副其实的“低碳社区”。每天居民们在广场上锻炼、休闲,不知不觉中低碳生活理念开始在新泾三村蔓延开来。

 

乐馨议事促共识

商铺容颜“靓起来”

在推动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居民围绕改造方案难免会产生各种摩擦矛盾,尤其在推动社区空间拓展过程中,很多居民对拓展空间有不同的看法。三村党总支和居委会认为,社区空间拓展是公共议题,公共议题必须充分体现居民自治。为此,新泾三村居民区党总支、居委带领社区居民开展“乐馨议事会”,多次实地勘察商量对策,大家反复商议后认为,要彻底解决小区空间顽疾,就应该充分利用好居民自治管理平台,自行摸索自行解决,为此成立了由“乐馨议事会”和物业公司负责人牵头的整治工作组,为三村空间拓展"魔法"的施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乐馨议事会”积累了大量的居民自治经验,三村党总支和居委会趁热打铁,引导“乐馨议事会”参与到小区内的商铺市容整治问题上来。和其他小区不一样,新泾三村由于历史原因,托管的83号、120号、124号毗邻嘉荟菜市场,商铺聚集,人流车流量大,不仅造成商铺门口脏乱差,而且车辆停放无序,经常造成拥堵。虽然三村制定了小区环境公约,但商铺经营活动仍然不时影响小区环境和交通。由于这些商铺靠近北面的小区正门,经营活动是否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村“面貌”。为此,三村党总支和居委会邀请商铺店主通过“乐馨议事会”与居民代表等多方进行对话沟通,就如何解决环境和交通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最终形成了改造方案,在商铺所在区域重新安装停车场大门,加装6个监控探头和6个照明灯,拆除私搭车棚,联合物业、社区民警对小区路面进行维修并重新规划停车线。改造后的小区商铺周围环境焕然一新,交通拥堵问题再也没有出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