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营商】用好风景引来好经济!北新泾“多巴胺式”服务超“给力”~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8日
决定将全球业务中心落户长宁区的当口,新中式茶饮、网红品牌“霸王茶姬”向属地街道职能部门确认了一桩事:介绍他们与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加强合作。这番“确认”是白纸黑字落在合同中的,“优质资源”也有针对性——属地街道的一家知名外企,以知名IP享誉全球。
政府能否接得住企业诉求,直接关联企业落户的能级以及创收能力。而对接外企更考验“功力”,因为它们各具本国文化特色。
讲生意经也要打情感牌。2021年,长宁区成立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并于去年进博会期间成立中日会客厅,由日资企业集聚度高的北新泾街道从中“串联”。两年多下来,联盟在日企中逐渐有了口碑,资源对接有了氛围基础。合同上的“确认”有了说服力,“霸王茶姬”成为长宁区开年后的首批落户大单之一。
“企业最关注的是自身发展,打造一个帮助企业成长的营商环境对他们或许更具吸引力。”北新泾街道办事处主任刘丽萍认为。
见微知著。在长宁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效应的显示度愈发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区域提炼出更形象的 阐释,消弭“温差感”,提升“温暖度”。
这,被称为“多巴胺式服务”。
平台和场景
海外市场是“霸王茶姬”接下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招商阶段,区域3处利好正中企业需求靶心:提供有能力承接出海服务的企业,对接扩大企业海外知名度以及沪上年轻消费群体的潜在“联名”企业,还有处理消费类企业纠纷的监管经验。
北新泾街道营商办阐释其中底层逻辑:“企业只有发展才能增加创收,从而获得政府部门的返税等奖励,提升企业感受度上的‘多巴胺’。”其中的实现路径是:功课做足,赶在企业言明需求之前搭平台、给场景。
走访服务的外企,街道营商办碰过不少“软钉子”。不过也发现了企业的共性——“朋友圈”的关联性、紧密度高,“打造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的初衷是考虑到日企的特点,这多少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这一点,日本企业天连布(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山口昌利深以为然:“在长宁区能够感受到日资企业集聚的温暖氛围。”联盟的“初代”成员有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本商工俱乐部、日中经济协会等,都是在商业界能取得日企充分信任的机构。眼下,联盟已不限于国别、参与企业也不限于区域。近悦远来的趋势为政府招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从“朋友圈”开端,优质营商环境考验着政府能否跨前一步,对产业进行谋篇布局。属地街道有一家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外企,起初并不愿参与企业家的“沙龙”或“茶话会”,认为这是完成“规定动作”。但去了次现场,企业发现一家重点合作供应商也落在该街道,当即就谈成一笔小生意。
始于“朋友圈”,在“产业链”上逐渐成熟,再到“生态圈”见雏形。政府搭建平台的路径逐渐清晰。前述制造业外企在扩展业务板块的过程中,发现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需求日盛。如今,企业已成为沙龙活动的常驻嘉宾,甚至主动用订单帮助政府招商产业链上的企业落地,还从自身孵化出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
“针对已有企业的产业特点,正推进数字化、低碳化产业联盟,并通过场景驱动招商,让落地企业更有助于形成生态圈。”北新泾街道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说。
制度和监管
不可否认的是,“链主”企业可遇不可求,制度便利和监管得当是勾勒优质营商环境的浓墨重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体现在经营主体身上应是丰沛的“多巴胺”。
天连布(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主营汽车内饰、汽车脚垫等汽车相关配套商品。北新泾街道联合上海海关、长宁区商务委,为企业量身定制多项贸易便利化政策,降低企业通关的经济及时间成本。山口昌利说:“选择这里是因为看好长宁的经济活力、高水平的制度供给,感受到上海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希望我们能寻找到更多发展的机会。”
通关便利指向的是制度开放,分寸得当的监管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比如消费类企业,最看重能否心无旁骛地发展。“全市头部电商平台就在长宁区,区市场监管局处理消费类投诉的方式让企业有安全感。”此类企业时有遭到所谓“专业”消费者的干扰,或因业内竞争被恶意投诉,“区市场监管局能够研判情况,合情合理保护合规经营的企业。这样一来,经营主体就能更专心地发展业务。”据了解,长宁区涉属地超大型平台的全国案件协查周期从原先数月提速至6日内,互联网审判庭调解办理旅游投诉纠纷结案率96%……
上行下效。北新泾街道有一家做休闲食品代理的平台型企业,落地原因正是因为街道市场监管所主动受理所有投诉,真正让企业感受到了温度。
温差和温度,一字之差折射的正是营商环境“三化”的落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