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泾街道多维聚力护童心,共绘成长“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5日

在北新泾街道

每一名儿童都被视为

“未来的星辰”

近年来,北新泾街道儿童福利工作聚焦困难儿童、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创新服务形式、深化资源整合、强化数字赋能,打造出一套兼具温度与实效的“北新泾模式”。

心理关爱“润无声”

筑牢成长“心防线”

非遗传承+丰富活动

构建情绪“减压阀”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亲子活动成为缓解压力、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为此,北新泾街道联合长宁非遗保护中心、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共同打造了“苏河源”亲子CITYWALK系列活动,围绕“非遗+AI”主题,为社区困难家庭和流动家庭的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寓教于乐、纾解情绪的平台。通过观光游览、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科普集市、非遗体验、主题展览等活动项目,让特殊儿童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体验现代科技的发展。

个案帮扶+长效追踪

绘制心理“多彩图”

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街道对接区民政资源,安排专业心理督导员定期上门探访,为孤独症、焦虑症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如8岁流动儿童小刘,通过街道组织的培训班和各类非遗体验活动免费学习书法、非遗技艺,逐渐打开心扉,融入社区生活,成长为自信开朗的“社区小达人”。

数字赋能“提效能”

织密服务“保障网”


精准画像+主动服务

开启帮扶“直通车”

在“上海社区云+精准帮扶”系统基础上,街道动态掌握困难儿童需求,联动“馨守护”社区救助顾问与专业组织,为社区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如通过“数字+关爱融合2.0”模式,实现儿童风险预警、评估、干预全流程管理。

校社联动+壁垒突破

助力开学“第一课”

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以“家校社共育智囊团”为纽带,通过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聆听党史故事、诵念革命诗篇、参与庄严的升旗仪式、AI科普手作等环节,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激励其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社会协同“聚合力”

共筑成长“生态圈”

专业赋能+精准对接

筑牢未保“防火墙”

街道未保站统筹“馨守护”救助顾问、“护苗心屋”心理团队等六支专业队伍,精准对接政策匹配、心理疏导、司法支持等需求,累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300余人次,危机干预3例,实现“问题发现在早、服务跟进在快”。

资源整合+品牌浸润

营造多彩“童乐园”

整合企业、公益组织等资源,形成“体制+专业+社会”三方协同机制。如联动辖区企业为困难儿童提供长期物质帮扶,依托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等机构开设免费艺术课程,构建“慈善+教育”支持网络。同时,深化“童艺社”“童心梦”“童新慧”三大品牌,通过“非遗小主播”“童心向党”等特色项目,将文化传承、红色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入未成年人成长。

北新泾街道正在以创新之笔书写关爱困境儿童的温情答卷,让孩子们都能在关爱中向阳生长,在参与中树立担当,在实践中绽放光芒。未来,北新泾街道将继续以“护童之心”践“为民之诺”,为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书写更多“北新泾样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