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架“上天”、摊贩“打游击”?北新泾城管“显微镜”已上线→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4日
沿街晾衣架悄悄安装,流动摊贩玩起“游击战”——这些市容乱象被北新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绣花功夫”逐一破解。无论是通过上海城管监管对象库精准定位场所,还是利用5G车载记录仪动态巡查,街巷褶皱正被城管执法的“厘米级”技术逐一“熨平”,街角巷尾的容貌悄然焕新。
“隐秘角落”里的市容暗战
清晨,人流中零星夹杂着兜售蔬菜、日用品的小摊贩,地面散落的垃圾与油污交织,留下一片片刺眼的黑斑。傍晚,执法队员在责任网格巡查时,发现某小区外墙上竟“长”出了一根隐蔽的铝合金晾衣架,衣物凌乱地悬挂着,像一块突兀的“补丁”。这些见缝插针的行为,因分散、隐蔽、流动性强,成了城市治理中的顽疾。
“显微镜”式巡查破局
针对这些影响市容环境的行为,北新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三查”组合拳,对市容环境秩序形成立体化监管。
广角扫描
依托“街面视频巡查系统+移动回传”,对沿街商铺外立面违法架设、零星流动摊贩聚集点进行全域扫描、精准定位,确保违法行为看得见。
仰角细探
执法队员对定位后的重点区域开展巡查,重点整治乱悬挂晾衣绳、隐蔽处乱张贴小广告等乱象,让违法行为藏不住。
错时突袭
针对跨门经营易发时段,执法队员加强早晚高峰管控,通过高频次巡查,维持街面整洁有序面貌。
在整治行动中,执法队员耐心开展普法工作,引导摊贩主动撤离;对多次劝导仍拒不整改的当事人,依法采取暂扣经营工具等措施,并开具法律文书。本次行动共出动执法队员39人次,巡查街巷9条,累计整改私自设置的晾衣架、晾衣绳11处,规范流动设摊21起。这种“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配合“厘米级”的精准管控技术,让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当“显微镜式”治理成为常态,那些曾藏在城市街巷角落的美,正慢慢变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