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奖”风采展示④|看北新泾这个AI社区如何解锁低碳生活新密码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在长宁区第八轮“金银奖”评选中,北新泾街道新泾六村居民区党总支凭借其绿色治理与科技赋能的创新融合实践,荣获“特色治理奖”!作为上海市首批“AI+社区”试点和精品小区改造样板,新泾六村在“硬件”焕新的基础上,以党建为引领,将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理念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绘就了一幅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画卷。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这把解锁低碳生活的“绿钥匙”。


焕新起点:从精品小区到AI社区

新泾六村建成于1996年(1100户,约2660人),是典型的售后公房小区。2017年启动精品小区改造,2018年底竣工,实现环境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乘势而上,叠加“AI+社区”建设,建成AI HOME“乐爱家”活动中心,亮相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硬件”升级的同时,党总支敏锐把握垃圾分类新时尚,着力提升社区治理“软实力”。


特色实践:党建领航,“绿”“智”融合

一是党建引领,开启绿色行动

思想筑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发展党课)、“学习强国”、党员微信群(推送资讯80余条),提升党员环保意识。先锋示范,组建70余名党员的垃圾分类先锋队,认领早晚高峰值守岗。党员老张等志愿者风雨无阻,耐心指导(纠正错误行为超1000次),用行动感化居民(如成功化解抵触情绪案例),带动分类习惯养成。


二是绿色低碳,共建美好家园

宣传浸润。发放手册1200余份(覆盖95%住户)、公告栏/电子屏展示40余次、线上推送小贴士/视频100余条、举办讲座10场(参与500余人次)、组织亲子游7次(300余人参观保护区、污水厂)。活动践行:150余户家庭参与环保手工大赛,利用废弃物制作手工艺品300余件;400余人参与步行/骑行/使用环保袋进行低碳打卡120天以上兑换绿植,改变居民生活习惯(如驾车变步行案例)。“爱心小屋”助学:党员主理,坚持8年每周六收集可回收物,20家商铺捐赠纸箱,变卖所得资助贫困学生25人次,践行“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三是科技赋能,驱动绿色新篇

智能回收提效率。引入沪尚回收可回收机器,党员志愿者手把手培训居民操作。提供3kg以上可预约上门回收服务,极大提升积极性。每月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30%。湿垃圾就地转化。引入湿垃圾处理器,专业人员讲解原理(湿垃圾→生物酶)并维护运行。转化后的生物酶用于小区绿化养护,实现资源循环,减少湿垃圾外运。


成效点睛:“绿钥匙”解锁治理密码

分类精准百分百。在党员带头和居民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准确率从40%跃升至100%(楼道党员责任区监督机制功不可没,如王阿姨建立台账、公示指导)。

减量降耗显成效。每月垃圾清运量减少约15吨(分类准确+回收利用)。湿垃圾处理器实现“湿垃圾不出小区”。社区绿化面积增加800平方米,公共区域能耗降低25%。步行骑行增多,环保袋普及。

科技循环成样板。沪尚回收机、湿垃圾处理器等科技应用,探索出高效精准的垃圾分类新路径,经验得到上级肯定和推广,吸引众多社区学习。


书记心声

新泾六村党总支书记滕秀红表示:“‘AI社区’让生活更美好,垃圾分类提升了文明素养。在党总支引领下,党员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居民参与热情高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让绿色和谐低碳成为新泾六村治理的新风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