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泾街道组织开展《社会救助法(草案)》立法意见征询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7月21日下午,人大北新泾街道工委在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北新泾街道基层实践站举办了专场立法意见征询会。区人大代表、法制委委员、上海严嫣律师事务所主任、长宁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长宁区委副主委严嫣,区人大代表、北新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仲莫测,区人大代表、北新泾街道新泾五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冯冰清,北新泾街道法律顾问、上海市德尚律师事务所律师齐昌,人大北新泾街道工委副主任董自航以及街道社会救助条线负责人等参加了征询会。
首先,北新泾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主任邱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的立法背景进行了解读。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事关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需要制定社会救助法,促进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定社会救助法已分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共7章76条。
然后,与会人员结合《草案》的具体内容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大家认为《草案》有诸多亮点:分层分类救助体系,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专项救助松绑,允许低保边缘与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按需申请;创新性地引入访视、照料等救助服务,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多元协同模式,形成“政府+社会”救助网络;通过扩大覆盖、优化流程、整合资源,推动社会救助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型。同时,大家认为《草案》已构建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在概念精准性、程序正当性、群体覆盖全面性、救助对象隐私保护等方面仍需完善。为提升法律的科学性、公平性与执行力,切实实现“兜底线、救急难”的立法初衷。经过讨论,本次立法意见征询会收集意见建议26条。
下一步,人大北新泾街道工委将把收到的意见建议及时梳理汇总,上报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基层立法联系点,并将继续做好街道立法信息采集点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