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惠老、舒心养老、公益助老,北新泾托起“银发幸福”!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4日

如何让长者晚年更幸福?10月24日,北新泾街道在“宁聚里·吾爱家”举办“银龄守护、泾彩岁月”敬老月系列活动暨“物业+养老”签约仪式,聚焦饮食、医养、便民、家居改造等方面,全方位托起“银发幸福”。

从日常三餐出发,北新泾始终关切长者饮食,让老人拥有“舌尖上的幸福”。活动中,北新泾街道社区长者食堂获颁“上海市‘双优’食堂”授牌,这项荣誉是对食堂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双重肯定。该食堂位于北渔路84号1楼,地处街道核心区域,交通便捷,全年无休。“以这份荣誉为新起点,我们将继续为老年群体及社区居民提供更物美价廉的菜品和高品质的用餐服务,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食堂运营方夕悦颐养理事长颜铭爱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即日起至10月31日,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持卡人(准贷记卡、单位卡除外)通过掌上银行扫码消费,可享受长者食堂专属补贴,单笔消费满10元立减3元;每人每月可享受1次优惠,每人最多可享受2次优惠。

日常三餐暖胃暖心,“送医上门”更为社区长者提供健康保障。现场,新泾六村、北新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签约,公布“新泾六村医养结合服务清单”。通过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北新泾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将聚焦智慧医疗、健康管理与慢病治理、生活支持与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与老有所为等方面,提供近20项的专业医养服务。

“医食”无忧之余,北新泾对失智长辈的关爱从未缺席。作为上海市首批试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街道之一,北新泾自2019年起便种下“认知友好”种子,历经“探索、巩固、深化”三大阶段。《北新泾街道失智友好社区建设报告》正式发布。

颐家(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北新泾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记忆苑”运营,持续支持和帮助认知障碍人群及其家属。颐家项目经理宋静分享,通过优化服务场地、引入专业资源等多项举措,社区已构建老年认知障碍全链条服务模式。在街道和《报告》的指导下,中心将发挥好“记忆苑”的载体平台功能,侧重早期认知筛查、团体康疗活动、家庭支持俱乐部、个案干预服务、科普宣教等方面,助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失智友好社区多层级服务体系。同时,将探索打通“医养结合”渠道,形成认知障碍照护闭环,为社区长者筑起“记忆防线”。

活动中,新程物业与夕悦颐养进行签约,这是北新泾街道开展“物业+养老”服务试点的积极实践,将协同物业和养老服务公司,为居家养老增添新保障。现场发布“新泾六村‘物业+养老’服务站”及服务清单,该服务站位于金钟路340弄12号,将围绕家政服务、医疗照护、维修服务、精神文化、社区养老等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

结合养老顾问模式,北新泾街道不断向社区、为老服务场所、银行网点等领域拓展服务范围,持续提升养老顾问专业服务能力。现场,北新泾街道养老顾问代表获颁聘书,这群“贴心向导”将面对面为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个性化养老方案等服务。

自2021年以来,北新泾以 “敲门行动” 为纽带,推进“适老化微改造”,用定制化服务传递温暖,用一个个 “小改变” 为居民筑起生活的 “大安心”。围绕适老化微改造申请资格、改造内容等细节,公益机构上海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进行现场介绍。

活动中,小梨园《我们都是中国人》、时装秀表演《南屏晚钟》等节目的精彩演绎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特别设置的外场专区,集结了惠民好物、公益理发、养生茶品鉴、物业和法律咨询、眼科和牙科义诊、认知筛查干预体验、健康检测、互动机器人、非遗漆扇等特色摊位,便民服务和互动体验吸引大批居民参与。

截至2025年9月底,北新泾街道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量占比41.05%,8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比5.7%。以“品质惠老、舒心养老、公益助老”为落脚点,街道将全力营造“岁月静好、银龄泾彩”的温馨社区,把“人民城市”理念转化为老年人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