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策创新供给,推动城市可持续更新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资源提质增效工作系列点评(二)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1日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规划资源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总结分析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下半年各项任务落实,7月31日下午,市规划资源局张玉鑫局长主持局长办公会,听取了第二批市局处室和直属单位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并逐一作点评部署。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结合主题教育,突出实的导向,强化技术逻辑、市场逻辑、治理逻辑相统一的政策创新和管理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利用处上半年重点推动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国企存量土地盘活等工作,在全生命周期监管、绩效评估和低效用地处置方面已全面铺开,部分难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通过不断优化土地出让的规则,支撑保障了上半年土地出让的总体目标和节点目标。但对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三方面不足:一是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创新的模式上还有差距。目前,城市更新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需要进一步创新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式。二是对于存量资源管理创新的思维还不够。在存量发展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强化用地用房、存量资源盘活的制度规则。三是进一步优化土地出让规则、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要进一步优化土地出让规则,充分体现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的导向。从区里反馈情况看,要一步加强具体问题的政策指导、加大培训力度。

建管处上半年着力推进重大项目规划资源审批,坚持高标准推动规划实施平台,取得了重要进展。深化完善了城市第五立面品质提升等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研究,积极做好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前期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但对标市委市政府要求仍有三方面不足: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规划资源协调推进力度。特别是三季度重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愈发凸显,要紧盯实质性工作量的推进情况,进一步加大局内外工作统筹协调力度。二是在提升建筑品质、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不足。三是要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和推进营商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按照重要的节点,加大统筹沟通协调力度。从区里反馈情况看,要多组织优秀设计方案和审批案例的交流,加强对公益性设施适用规划实施深化流程的指导,进一步明晰实施深化图则更新部分条款的适用边界。

编审中心上半年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技术保障、全面参与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等方面,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通过跟踪国际规划热点、开展控规获奖项目趋势研究,持续做好控规标准规范维护工作;建立健全技术机制,提供决策咨询参考,工作效果明显。但仍有三方面不足:一是服务规划转型的开放思维,围绕控详规划编制、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提升方面的创新力度不够。二是服务基层、强化社区规划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社区规划等,进一步加强调研,聚焦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提供及时、有力、“解渴”的举措建议。三是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聚焦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前沿理念和机制,进一步强化中心和相关处室的工作联动。从区里反馈情况看,要在加强规划控制要素的精细化、特色化和弹性上给予技术指导,促进重点区域控详规划的科学合理编制,在规划弹性管理等方面创新发力,破解城市更新的痛点、难点。

交易中心上半年在保障土地市场平稳有序和保障出让计划按期落实方面,发挥了主体平台作用;在加强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和全生命周期监管方面,发挥了支撑保障作用。同时,在土地市场专业智库建设、土地交易数字化转型以及党建引领、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成效。但仍有三方面不足: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土地要素市场精细化、精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完善规则制订、流程管控,提升舆情应对、特情处置能力。二是要进一步提升交易中心在全国行业内的地位。要在率先探索超大城市规划资源治理路径、土地资源资产交易领域提供上海经验。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土地交易数字化水平。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从时效性、规范化上提升数字化的水平。从区里反馈情况看,要加强对土地出让新规则的培训,增加编写企业线上摘牌交易的用户指南。

张玉鑫局长强调,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处室单位要认真对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安排,审视梳理工作推进情况,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加强沟通协同、相互学习借鉴,统筹资源要素配置,坚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力以赴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