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声音 | 今年两会,长宁青年如是说 (2020年01月10日) 来源:团区委
编者按:2020年1月6日-10日,长宁区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长宁区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隆重举行。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现场,围绕产业能级、城市更新、社会治理、社会事业等主题踊跃发言,从青年的视角、以青年的智慧、发出青年的声音。
龙伟 区政协常委、青联界别召集人
建议:一是长宁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办证办事越发便捷,但仍有改进加强的空间。二是长宁招商引资工作仍有待加强,应当形成专人专办、企业化招商模式,必须分清招商工作的责、权、利,不断完善招商工作中的各项细节,让招商工作更进一步。三是长宁办公楼宇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相关职能单位针对区内闲置楼宇应当持续完善数据统计工作,不断深挖潜力,保证民营企业办公场所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范朱凤 区政协常委、共青团界别召集人、区青联副主席
建议:青年有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但是目前社区仍缺少适合青年的活动内容和场所、青年居民与社区的联系程度低且流动率高。建议:一是形成区层面各部门的共识和合力,通过制度建设来推动和保障青年参与社区治理。二是提高基层组织推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注重发挥团组织凝聚青年的作用。三是培育和扶持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类社会组织和项目,加强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四是营造鼓励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氛围,建立激励机制。
李瑛珺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副主席
当前,商务楼宇入驻率不断下滑,需要深耕深挖,精耕细作。建议:一是进一步对“第二梯队”楼宇进行梳理,挖掘空间,把第三方楼宇改造推荐给老业主。二是调动楼宇业主积极性,把出租性质向招商性质转化,让他们不仅关注出租问题,也关心招商问题,政府要组织业主调研培训,并出台相关普惠易落地政策。三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招商牵头部门要加强力量,在增强招商的意识、态度、技巧、策略等方面下功夫,制作专门的招商手册,以便楼宇业主和企业有章可循。
张起岳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副主席
建议:一是做好非纳税于长宁的企业转化。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三是针对长宁老龄化程度高的现状,厘清关爱缺失问题,政协委员要贡献出自身力量。四是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承接并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陈昱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副主席
建议:一是进一步充分发挥长宁区域优势,努力抓住机遇,深挖潜在资源,做好长宁企业转型工作。二是依托进博会等平台,以各类品牌活动为抓手,加强互联互通、彰显示范作用,推动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发展。
卫新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常委
建议:法院进一步探索创新互联网纠纷集中审理新模式,发挥互联网法治“长宁方案”的特色作用;继续加强审判团队信息化建设。检察院继续深化检察权运行管理、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深化办案质量监督管理,将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进行到底。
朱滕青 区人大代表、区青联常委
建议:一是在营商环境方面,扩大“一证多址”覆盖面,深化监管制度改革。二是在实体经济方面,进一步推动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三是在教育行业方面,加大各个平台的教育资源整合,引进专业人才、机构、平台,扩大资源辐射面,加强资源引进和资质审核。
李崯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常委
建议: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可与陆家嘴、黄浦等错位定位,大力发展现在人民普遍需求,但又刚开始正规发展、未来会有爆发增长的资产管理行业,争取形成资产管理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步加强金融风险监理,形成联动平台。
屠磊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常委
建议:一是处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时给予企业更多协商处理的空间,平衡消费者和企业权益保护方面的失衡。二是建立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类案件的协同机制,在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类案件及商业腐败案件侦办力度不足方面补好短板。三是针对区域多发案件,探索有长宁特色的执法、司法模式,进一步规制滥用司法程序的行为。四是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同等保护其合法权益,组织专业队伍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岑忠仆 区人大代表、区青联常委
区人大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力,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存量楼宇的承载能级,深度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方元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
建议:一是招商引资可以转变为“求商引资”,给予企业细处、实处的帮助,“一网通办”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很多人对企业审批流程比较陌生,应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加强宣传。二是政协应该走近小微企业,听取基层工作者的心声,过去存在的部分实体小店如今被封,社区经济不够完善,应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等方法让这些小商户再回来。
白超 区人大代表、区青联委员
建议:一是各政府部门形成合力,解决个别区域沿街大树扰民的问题。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在智慧教育方面推出试点项目。
刘勇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
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科创型企业,运用税务数据、人力数据、银行数据,分析科创型企业发展情况,把项目资金、基金从申报改为根据营业收入直接倒挂补贴。二是要认识到科创型企业的特殊性,科创型企业普遍规模小,但增速快,极容易形成行业龙头企业,因此要探索整合同质化科创企业,形成合力,为优化长宁经济结构提供强大助推。
邵培青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
建议:聚焦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改革创新、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调查研究,探索调研结果的数据化反馈形式,不断凝聚智慧,推动长宁经济社会发展。
刘斌 区人大代表、区青联委员
建议:一是解决华山绿地石阶路面湿滑问题。二是在自行车禁行区域设置更为明显的提醒标识。三是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引入更多外籍人士从业。
陈少伟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
居住在长宁,生活上非常便利,有很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工作在长宁,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很多便利,特别在城区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教育和卫生等部门加强联动,共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意识。
张陈燕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
建议:一是科学规划公共健身区域,合理配备健身设施。二是有效整合体育健身资源,提高校园体育场地开放力度,打造完整的大数据平台,互通街镇体育资源信息。三是成立公共体育设施维护队伍,落实健身设施维护责任。四是打造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让广大群众也能得到专业的健身指导意见。五是将数字化运营平台和其他平台进行对接,提高平台活力,给老百姓提供更为丰富的健身项目选择。
徐伟凡 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
建议:一是体现制度优势,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加强政策宣传,提升政府审批效率,强化“一网通办”建设。三是解决中长期发展企业人才落户、子女上学问题,做好人才建设和企业培育。
董俊姿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
建议:一是招商引资要重视企业服务,加大对企业办公楼租赁、人才落户、子女教育、员工租房福利等方面的指导。二是对创业企业要给与特殊政策倾斜。
王琳龙 区政协青联界别委员
建议:政协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很多调研主题需要几年的持续进行,希望有些提案能够在更大范围内通报,形成持续推进的动力,更好推动提案的落地与后续跟踪机制。
武文斌 区政协共青团界别委员、团区委常委
建议:一是要把长宁区经济发展定位和亮点体现出来,把整体商业氛围培育好,抓住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机会。二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多关注小微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做好长宁自己的事情。
庄晓璐 两会旁听青年代表、区青联委员、副秘书长
作为一名旁听青年代表,有幸看到长宁区在各个领域的长足发展,深受感动。作为一名青年职业画家,通过这次旁听和学习,使自己更加坚定了要为打造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而添砖加瓦的决心,也更加鞭策自己今后要为长宁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光和热。
沈彦倩 两会旁听青年代表、区青年业委会联谊会会长
作为一名青年创业者,一直非常喜欢长宁的城市街区、服务意识、营商环境。作为一家服务街镇社区的企业负责人、一名社区工作者,非常愿意继续参与长宁建设,创造更多平台,带动青年服务长宁社区,共创美好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