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她述”直播间,三名“领头雁”解锁基层治理中的“她力量”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9日 【字体:

10月27日,区妇联、市妇女干部学校共同举办“她述”直播——“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女性实践”活动。活动邀请了三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居民区“领头雁”来到现场,共同分享她们眼中北京世妇会30年以来长宁妇女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变迁和成就。

活动伊始,在主持人梦晓的引导下,三位嘉宾在经过简短的从业回顾之后,访谈正式开始。

访谈的首个话题是每个人对于工作变化的理解。江苏路街道岐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朱卫红回忆起三十年来社区工作者称谓从“大姐”到“老师”的转变。她指出,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的优化,更体现了居民对基层工作者专业能力的认可,也反映了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的变化。如今,随着社区工作者日益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居民区妇联队伍也更富活力和战斗力,成为推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实践的重要力量。

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吴红萍在分享中提到,她曾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如今跨界成为社区“设计师”。她分享的变化是妇联工作从做好妇女的工作,到深耕家庭主阵地,通过发挥妇女的“两个独特作用”,推动家庭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空间营造与特色议事机制,从打造“生境花园”“老少同乐园”,到发起“小蚂蚁议事队”“半边天议事会”,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创造力,将社区建设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温暖家园。

90后的虹桥街道古北荣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邵启颖作为新生代居民区妇联主席代表,讲述了从传统社区到国际社区,基层妇联工作方式的变化。她分享了在“银杏季”“街区共治”等创新实践中,如何发挥女性“柔性沟通”优势打破文化壁垒,推动中外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故事,展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妇女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随后,三人还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各自在基层治理中的“她”实践与民主探索。朱卫红以愚园路街区为例,介绍了通过听证会、公约签订、志愿者队伍与党建联建“四个一”措施,化解商居矛盾,其中女性议事成员占比近70%。吴红萍聚焦“生境花园”“无忧谷”等生态建设项目,强调女性志愿者占比达80%,展现基层治理对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积极回应。邵启颖则围绕古北国际社区的“融情”治理,通过银杏认领、低碳打卡等项目,推动中外家庭共同参与,实现“街区互联、文化共融”。

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过程中,现场及线上观看直播的观众反响热烈。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和线上的社区工作代表、居民代表分别就各自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三位嘉宾进行了交流。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来自上海市妇女干部学校妇女发展教研部教研员闫云来到现场,对三位嘉宾的分享进行点评指导。她表示:从“大姐”到“老师”,标志着基层工作者从“情感权威”到“专业权威”之变,是基层治理方法的“现代化升级”;从处理邻里琐事到打造“生境花园”社区美学空间,是社区工作者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之变;而在古北国际社区发生的故事,更是基层治理场域的“全球化拓展”。三位嘉宾的故事如同一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柔韧三重奏”,从朱主席的建立规则,到吴主席的创造美好,再到邵书记的构建认同,都以行动诠释,将女性参与从柔性补充转变为核心驱动,将民主实践从政治理念转化为生活日常,方能真正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